分类
听闻 媒介|传播

“系统”相关文章不完全收集:links for 2007-12-25

以下文章都是最近在中文blog圈中,针对《南方周末》特稿《系统》一文以及该文被从网络上撤除的评论与转载文章。如果你还没听过这件事,请看:

分类
社会化媒体 媒介|传播 新媒介 时代

乐生,乐生

或许是最近在台湾blogsphere中最热的一个词:乐生乐生乐生

看过几个台湾blogger的记录和观点,渐渐对这起拆迁事件引起的风波有少许了解。知悉的信息还是太少,对事件本身无法妄作评述,但由此生发的感想不少。

一,世界多么隔阂,全球化下地球真的变小了吗?我们都在为昨日弗吉尼亚大学校园枪击惨案中丧生的33条人命惊呼,但同为中文互联网内,一水之隔,关注的问题却迥然有别。因为事件不具爆炸性、奇观性和刺激性,所以“在我地盘这儿”来说,“别人家”的事情实在是无关痛痒。

二,所谓“公民新闻”,在我身边只是学术论文里的概念,又或者只是象征大于实际的炒作。然而我却看到水那边的草根网络人群翻腾汹涌的行动。传达信息、表述观点、呼吁实践,不仅让事实的各个方面、人群的不同声音有机会公诸于众,更通过行动让这一切进入公众议程、政策议程,以自身的参与互动改变社会事件的进程。部落客们更是通过网络发起100元買下『保留樂生』的小小夢想 筹款活动,24小时从388名网友处筹得20万台币,买下《苹果日报》版面,刊登草根媒体声音。先不论台湾政治体制究竟是不是笑话,但“民主”的意识确实更为深入普罗大众心灵。

随便对比一下吧,不提那个“重庆钉子户”事件了,关于厦门海沧的事情,除了少数当地人的苦苦呐喊,零星blogger的偶尔呼应,以及连岳的、再而、三而地又是声援建议又是旁敲侧击,我实在很少看到中文blog圈内对此事的关怀和讨论——是啊,中国太大,“在我地盘这儿”(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又何必关心厦门的事情?然而另一种解释是:在这个后现代的世界,我们仍然需要启蒙。“民主是个好东西”,可是民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不会从娱乐之神的裙子里钻出来。

三、身处传播与媒介研究学界,对台湾同仁的表现感触良深。所谓U时代的今日,象牙塔内不论理论研究或者技能训练都不应逃避与社会现实的密切勾连。除了众多blogger时时关注,当各校传播学子认为台湾媒体以偏颇报道态度剥夺了大众对此事件的知情权时,他们变成“乐生传播青年”,呼喊:“傳播學生,為了你們自己站出來!” 他们以多种形式,呼吁民众参与事件付诸行动,彼此用新闻理想相激励。4月15日数千台湾学子为“乐生”上街游行,跟着便有他们的业师来抨击传媒对事件的刻意歪曲和不公报道,冯建三教授便堪称马首,批判矛头直指电视台对大学生的污名化。而整个学界或业界民间组织,除了坐而论道研究公民新聞視野下的主流媒體與網路部落格,更敢于直面冲突,声讨暴力及媒体恶劣表现

闭目假想类似事件在我身边发生,或是回想往日相似场景,接下来将发生的仿佛栩栩如生:同道中人固将寥寥,好心的老师也要好言相劝:念好你的书写好你的论文就是,社会现实嘛就是这样的,不要去趟这浑水。好打官腔的领导更会严厉教育:千万别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别人“妖魔化中国”的素材!想来却也奇怪,马克思主义素以理论兴趣与关注现实勾连,兼以参与实践为己任,为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一切研究”的中国学术界,却对现实问题常常敬而远之?固然有复杂历史语境在前,然而新闻传播师生业者,若你在一个大时代中置身事外隔岸观火,是否真能无愧于心?

分类
社会化媒体 媒介|传播

我们,媒介

为了翻译好丹·吉尔默今年7月出版的著作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的书名,我三更半夜地求教地球另一头的KGB老兄。

对于后半截,大约没什么疑问:“民治、民享的草根新闻学”。关键是 We the Media,和作者提出的该死的概念“wemedia”。其实以前也曾讨论过此话题,在owen征求该书书名的日志里。

KGB认为:

it means something like 作为媒体的我们 我们作为一种媒体
不是说”我们即媒体” that is wrong
we are the media = 我们即媒体

KGB建议译为“我们,媒体”。经讨论,我们觉得这种方式意义丰富,能有开放式解释,嘿嘿。我最终采用的译法是“我们,媒介”。我始终认为:

  • media作为传播学最重要最核心的关键词,目前来看国内主要译作“媒介”,而“媒体”严格来讲,更多地被理解为媒介组织和媒介机构,比如说凤凰卫视或者人民日报是媒体云云。其实媒介、媒体的具体意义辨析以及其与media的对应关系,国内学界的探讨也已经好多年了,但究竟谁算得权威,也难有定论。我个人的偏好是用媒介来泛指信息传播中介、技术形式和手段、理论探讨层面的抽象概念等,而用媒体来称呼具体的新闻传播组织机构。

然后,wemedia。我跟KGB说这个简言之,应该就是指Blog啦,他FT。

我们均认为“自媒体”的常见译法,无法体现WE所包含的众人、认同、有交互等概念。最后还是他提议用“草根媒体”:we ARE grassroots, as opposed to mass media and public media

好吧,我最后用的是“草根媒介”。

嗷嗷,洗把脸,上班去吧!人生真是凄惨啊,希望不要在地铁里睡过去,坐两圈……

Update:坐了圈地铁倒公车折腾到单位,路上想起来,既然we 和 the media作同位语讲,是否可以翻译成“我们=媒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