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表达自由

新浪微博的和谐之道

对于有敏感词的内容,新浪微博管理员们的一种常见做法是:将该内容转为只有微博原作者可以看到,别人不可见。

比起直接删除原内容,这样的做法不容易引起微博原作者的注意,但同时也非常有效地达到了遏制进一步传播的目的。好手段!

举下午的一个例子,我转发并评论了一条信息,并陆续被七八个人转发和评论。半小时后我发现他人的转发与评论不见了。在登录状态下,那则微博还在;但换成未登录状态来看自己的微博,果然那则信息已不可见。截图如下:

随后我再发一条微博,对这种现象作了简单描述,引发十来条转发和评论。大概十分钟之后,这则微博再次被温柔而隐秘地“和谐”了。截图如下:

这早已不是秘密,但我相信,有很多人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原创或转发的某则内容已经被这样地“和谐”掉了。

分类
表达自由 新媒介 时代

温度的杯具

周五那天我的台式机又莫名其妙地自己关机了。根据经验,我猜大约是CPU温度过高导致的。为此我打开机箱清除了CPU风扇和系统风扇的灰尘,然后开着机箱裸奔。

由于看CPU温度只能重启后按DEL进系统设置查看,我想找找有没有什么软件可以在win7下随时查看CPU温度。于是google之。

“CPU 温度 软件”——返回了我熟悉的空白页面。

F(嘀——) U, GFW! F(嘀——) U, (嘀——)部!

自从Google离了中国,“胡萝卜”、“温度”、“学习”就都成为无法搜索的关键词,当时我也测试过,并且以为它将是写在历史上的一大笑柄。但是当那堵墙突然出现在眼前,还是难免有眼冒金星的感觉。想不到过了个把月了,中国人民还是没法烹调胡萝卜,查个气温,或者学习一下雷锋。

为什么不用百度?

我用了。“CPU 温度 软件”——结果汇报如下:

第一页里一共12条搜索结果,其中第1条和第12条是“推广链接”也就是赞助商花钱买的广告。第2条、第4条、第6条、第9条、第11条,都来自“百度知道”,分别是2006、2007、2008、2007年的页面。剩下的第3、5、7、8、10条搜索结果,所指向的页面,张贴时间分别为2006、2008、2006、2003、2002年。

总结一下:这次搜索的结果,在第一页中,除了付费广告之外,50%来自百度知道,100%页面已经超过2年时间。其中直接提供下载链接的有两个页面,一个是中关村在线,提供的是2006年的软件下载;一个是没有听说过的软件下载站,PR只有3,网站的favicon图标居然是盗用的foobar2000软件图标,有点山寨,不敢下载它的软件。

百度,叫我如何信赖你?

后来我翻墙上了Google,搜索结果靠谱多了。但心里有点儿悲愤。

后来我去睡觉了,醒来之后觉得情绪稳定,对生活影响不大。

再后来,我听说Google刚开通了ssl搜索服务,于是赶快去围观了传说中的https://www.google.com。果然好犀利。仍以“CPU 温度 软件”为关键词搜索,结果如下图,是不是比百度的结果强多了?

这是google在前进路上的一小步,却不是中国互联网和中国网民的一小步。我们只是被救济了。我们仍被圈在墙内,经常吃瘪,空气稀薄,但我们仍满怀希望,努力学习和创新,为的是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分类
表达自由 听闻 时代

别了,谷歌

引自新华网报道: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3时零3分,谷歌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官大卫·德拉蒙德公开发表声明,再次借黑客攻击问题指责中国,宣布停止对谷歌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负责人今天凌晨就谷歌公司宣布停止按照中国法律规定的对有害信息过滤,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发表谈话。

这位负责人指出,外国公司在中国经营必须遵守中国法律。谷歌公司违背进入中国市场时作出的书面承诺,停止对搜索服务进行过滤,并就黑客攻击影射和指责中国,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坚决反对将商业问题政治化,对谷歌公司的无理指责和做法表示不满和愤慨。

这位负责人说,1月12日谷歌公司在未事先与我政府有关部门通气的情况下,公开发表声明,声称受到了中国政府支持的黑客攻击,不愿在中国运营“受到审查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并“考虑退出中国市场”。在谷歌公司一再请求下,为当面听取其真实想法,体现中方诚意,今年1月29日、2月25日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两次与谷歌公司负责人接谈,就其提出的问题作了耐心细致的解释,强调外国公司在中国经营应当遵循中国法律,如谷歌公司愿遵守中国法律,我们依然欢迎谷歌公司在中国经营和发展;如谷歌公司执意将谷歌中国网站的搜索服务撤走,那是谷歌公司自己的事情,但必须按照中国法律和国际惯例,负责任地做
好有关善后工作。

该负责人指出,中国政府鼓励互联网发展和普及,促进互联网对外开放。中国互联网上的交流和言论十分活跃,电子商务等发展迅速。事实证明,中国互联网的投资环境、发展环境是好的。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欢迎外国企业参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并为外商到中国经营发展提供良好服务。中国互联网依然会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在这场风波中,我国政府动辄祭出的法宝是“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对有害信息过滤”,因此必须遵守。

但对此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中国的网络审查制度向来并不在法律框架内进行,而恰恰是泛政治化的、没有明确标准、不向社会民众公开的“审查机器”。这种以“暧昧”为特征的管理方式,使得在中国运营的互联网公司和媒体每天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并可随时被用作各种目的的工具,因此有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高压线现象”的困扰下,从自己的内心就开始了自我审查——其标准也并非现行法律法规,而是要保持百分百的“政治正确”和“高度一致”。

清华一位教授在研究生面试中问及google退出事件,结果她发现90%的学生“看法相当一致。观点与新华社、外交部发言人的也高度一致”。

对此有两点解释。一是官方媒体影响力仍旧强大,不要以为你自己天天泡在网上、听到你的网友跟你观点相似,就觉得全国人民都跟你自己一样是“不明真相的群众”了。二是人们内心的自我审查机制已经很纯熟,也非常老于世故,大四的学生们在研究生面试遇到这样的题目,又摸不清各位考官的政治倾向和评判标准,先按照官媒观点答会比较安全。至于自己的真心话,又有什么必要大冒险地向不知底细的考官们透露呢?

分类
表达自由 媒介|传播 新媒介 时代

“绿坝-花季护航”:从选择到强制

7月1日以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前将预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绿色上网过滤软件,而进口计算机在我国销售前也将预装该软件。

这款软件具备拦截色情内容、过滤不良网站、控制上网时间、查看上网记录等功能,工信部等几部委使用中央财政资金买断其一年服务供全社会免费使用,此前几部委已要求全国各地中小学的联网计算机5月底要安装该软件,而所有进入“家电下乡”目录的计算机也已预装该软件。目前绿坝的装机总量已超过5000万套

工信部在《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中指出,此举将有助于构建绿色、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巩固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成果。


null

(见人民网搜狐华尔街日报等有关报导)

简单回溯一下“绿坝-花季护航”的成长经历吧,参考资料来自一些公开媒体报道:

1997年,郑州金惠公司成立,公司成立后,就以教育信息化为核心战略之一,并生产出作为河南省自主品牌的计算机“金惠牌教育电脑”。1999 年起开始自主研发“基于内容识别的网络有害图像的过滤技术”,经过近十年的互联网图像内容识别检测的研究开发工作,获得了国家多项发明专利,形成以“图像识别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产品。

2006年2月,在信息产业部主办的“绿色上网技术标准”讨论会上,郑州金惠公司的产品技术作为重要技术参考标准。(来源

2006年该软件已经在郑州教育信息网中心控制机房安装,当时叫“绿坝防黄”软件,据说可以“有效过滤不良网络信息,使局域网内的500多所学校的校园网可以安全上网”。(来源

2008年1月,“绿坝·花季护航”软件在原信息产业部的绿色上网过滤软件招标中胜出。当时的提法是:“由国家出资购买‘绿坝·花季护航’软件供社会免费下载和使用。作为国家和政府主持的公益性活动,绿色上网过滤软件服务项目组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系列宣传和推广工作,目的是通过技术手段过滤网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信息,从而倡导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健康上网,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2008年10月8日,该软件公开测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河南省信息产业厅和郑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以“绿色上网,你我同行”为主题的“绿色上网过滤软件试点测试启动仪式”在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光华大酒店举行。“绿坝·花季护航” 软件由郑州金惠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大正语言知识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推出。当时,有关公司通过提供下载网址、提供光盘等多种途径向用户免费推广软件。但此软件也是由中央财政出资买断的。(来源一来源二

据项目组工作人员介绍,“绿坝·花季护航”软件可以实现色情内容拦截、不良网站过滤、上网时间控制、上网记录查看、网上聊天限制、密码权限管理和电脑游戏监管等多项功能,可以在学校机房终端、网吧,家庭等多个场所安装使用,不但可以过滤掉淫秽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还可以通过上网时间控制、网上聊天限制等功能帮助孩子逐步的戒除网瘾。

2009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四部门决定,为各中小学校联网的计算机终端免费提供“绿坝-花季护航”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以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教育部要求确保在5月底前,各中小学校联网的计算机终端均能安装运行好绿色上网过滤软件。(来源一来源二

随后,就是在各大媒体重要版面出现的这则新闻,中国境内销售的所有计算机(国产及进口)都必须预装此软件。

其他:

工信部以总价4179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图像过滤软件“金惠堵截黄色图像及不良信息专家系统”和文字过滤软件“花季护航上网管理软件”两款软件产品第一年的使用权。其中郑州金惠计算机系统工程公司获2180万元,北京大正语言知识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获1990万元。(财经网

郑州金惠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位于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樱花街5号,注册资金2000万元。企业法人赵慧琴曾任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所长,中科院科海集团党委书记、常务副总裁。北京大正语言知识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由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和北京麦纳新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注册在中关村高科技园,是针对自然语言理解处理的理论探索及其技术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来源

软件开发方之一的金惠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该软件屏蔽的网站只是色情网站。而如果父母想接入那些被屏蔽的网站,绿坝软件可以被关闭,而且这一软件可以被卸载。用户如果想卸载这一程序,他们需要输入一个在安装这一软件时设置的密码,设置密码是为了阻止孩子们让软件失效。(来源

“这完全是一个商业行为,与政府没有任何关系。”郑州金惠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晨民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张晨民强调,“这款软件与美国很多保护青少年上网的软件原理是一样的,都是过滤网上的黄色和暴力信息,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当前很多国外网站和外国公司开发的网游都充满黄色和暴力内容,给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西方媒体将这样单纯的商业行为抹上政治色彩,甚至称我们有军方背景,这完全不是事实”。(环球时报

分类
表达自由 媒介|传播 新媒介 时代

天下无水木

水木 清华等一批高校bbs转为只对校内开放加实名制,似乎已经是一件旧闻,但它实际上就发生在大半个月之前。 很快就发现互联网上很难搜索到“水木 清华”的相关新闻,信息源主要是一些blog、不知名的论坛,而各大门户网站上的相关信息昙花一现后即消失无踪。

前几天上自己在blogbus.com上的blog,突然发现blog title里的“水木清 华”变成了***。

今天为了给一个搬家到天涯blog的朋友留言,去注册天涯账号,maomy已经被人注册过了,顺手改成maomy @s m t h……系统说,你填写的内容里有敏感词!改成maomy@水 木……敏感词!

从各大门户网站到这些著名社区论坛,我想各自的敏感词列表有的来自“上头”,有的是自我审查的结果——大家不过做生意混口饭吃嘛,严尺度总是没有风险的。

于是我们汉语里可用的词一天天变少了,至少在互联网上。比如已经少了一个成语叫“一塌糊涂”( 词典解释:“全部处于乱七八糟状态”),现在又少了一处人文胜景和历史佳话“水木清华”。BBS上已经开始讨论我们如何建立一套新的符号系统了,比如说“囦困清华”。

语言中不存在,现实中便不存在。强烈建议,将“贼”、“赌博”、“色情”、“谋杀”……等所有词语全部设为敏感词!这样,我们的社会将是一个多么美好而欣欣向荣的大同世界啊。

分类
表达自由 听闻 媒介|传播

英特纳雄那儿·“过滤”=万灵药?·陈氏鸦片?

《那儿》(又名《英特纳雄那儿》,原载2004年《当代》第5期)。下岗工人、坐台、国资流失、上访、改革……一些听到很多人麻木的词,在变成“生动鲜活”的生活画卷时,是那样真切、震撼和触目惊心。小说写的那些人,那些事,就在我们周围,甚至就是我们中的一分子。这儿还有有关《那儿》的评论和专题

MW前几天写的 脆弱,后来我们讨论这则“民工专列”的新闻,认为做得还是很不够。什么人可以买这种车的票?怎么买到?全国有多少列?每日多少列?载多少人?是否都有座?我们叹气,中国的火车票都到哪里去了?民工买不到,普通老百姓买不到,小公务员也买不到(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安部一直到国安局),要不是找上了地头蛇北京市委的朋友,估计我们也只能和民工一样,嘴里叼着票随时准备狂奔,挤上无座的临时列车吧。哦,不,我们还多点选择,也许可以用翻倍的钱去买张票贩子手里的票……这只是春运的现实,而还有方方面面的现实,提醒着我们,我们的生活轻松不起来。

-----------
今天读到北京四措施网上禁赌 门户网站须过滤“关键词”,其中提到:

北京日报的报道说,今后,各大门户网站要主动过滤“下注”、“盘口”、“赔率”等关键词,彻底切断通过搜索引擎寻找网上赌博途径的链条……为打击网上赌博活动,北京市昨天部署四大措施:……2、加强监控。新浪、搜狐、网易、TOM、百度等十余家门户网站及其它大型网站要对搜索引擎中的“下注”、“盘口”、“赔率”这些关键词进行过滤。

嗯,在这个“网络成为舆论主阵地”的时代,过滤已经成了我们堵截信息的万灵药了么?我很想知道,随着一个个运动的开展,汉语辞典里的词会不会越来越少?因为那些“非法”的该死的罪恶的词语都应该被过滤掉!对了,为什么各大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不干脆把“赌博”过滤掉呢?——大约过滤之后,会有上千万个网页就此断绝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吧,其中属于赌博网站的,有万分之几呢?

提高执政能力,与时俱进,如果不是空话,那么实在应该再想点好招数了。

----------

《北京青年报》的 陈天桥与网络“鸦片战争” 是 不多见的努力想较全面和客观地报道有关网游负面影响与产业经济的文章,将以陶宏开和陈天桥为代表的两种利益势力比拟作当年的鸦片战争。道德、资本;文化、市场;自由、沉迷……双方各执一词,然而从报道中,却可以看到,一方面对义利之辨顾左右而言它的狡猾,一方执道德大旗却偏执、顽固而片面。谁能代表谁?谁 能主宰谁?

陈说:

陈天桥指责“很多人看到现象却没有看到本质”,因为在现象的层面上,他没有反驳陶宏开的余地——毕竟现在很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当中不能自拔,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和后果有时并不亚于真正的鸦片。于是陈天桥扬长避短,转而用商业结果来说事,论证《传奇》走红的必然性以及《学 雷锋》就是做不上去的困境,把教育性和娱乐性普遍结合的难题当作皮球踢回给陶宏开们,甚至说:“任何新媒体出现的时候,都会有类似问题。电视出现的时候,小孩子一样沉迷。”

……陈天桥的论调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另一位市场营销大师张伟平,他们共同的逻辑是:只要卖得好,就代表这东西好;你们要说别的什么东西才是好的,有本事也卖成我这样;否则,你们就别说我这东西不好。

陶说:

目前,网络游戏精英会统计出全国网络游戏玩家一共2000万人,其中19-25岁的占59.5%。武汉则提供的数据是 17-20岁占70%,所以网络游戏精英会是在刻意回避未成年人上网问题,谁都不会相信的。你去网吧看看,哪儿有19岁以上的啊,都是14岁的孩子一大堆。现在的形势非常严峻,这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了,明年网络商会生产更多的网络游戏,我怎么办啊?我已经快绝望了,我一人之力怎么能战胜300家网络游戏 生产商?

要想情况有所改善,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因为上网成瘾的孩子太多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要炮轰陈天桥。我根本没有想到有这么多,我想要是不多的话,我就解决算了。我没有打过游戏,不知道游戏的影响力如此大。

……武汉不就有一个孩子上网和妈妈要钱,妈妈不给就捅了妈妈二十几刀,捅死了后,拿着5000块钱去上网了。在网吧抓到他的时候,他还无所谓。南京一个小女孩也是为了要钱上网,把她的外婆杀了。每年因为网络而造成的犯罪率呈10%递增。

但是对于这些,关注的人太少了,我感到心累力乏,力量太薄弱,我一个人要对付300个厂商、还有那么多玩家,怎么可能呢?

(陈天桥的盛大网络公司是网络游戏最大的卖家,年底还举行了“盛大杯”中国青少年软件程序设计大赛,很多名校纷纷组团参赛,不乏优秀的作品,文化部也参与其中,您如何看待这类竞赛?)

真是卑鄙,说老实话,利用竞赛来刺激孩子,用奖金、冠军来刺激更多孩子来沉迷于网络,都是卑鄙的手段,那我们还怎么进行教育呢?

下面是这篇报道中的评论,还是有些道理的:

所以说,陈天桥和陶宏开之争或者张伟平和一干影评人之争,本身都不是孤立的文化事件,而是折射出当下文化的某些特质。这些特质包括:

第一,资本拥有空前的发言权,文化产品从对市场的漠视一路走来,目前对市场的强调正处在一个矫枉过正的必然发展阶段;

第二,道德的声音日益低迷,像陶宏开那样强调文化产品的道德说教功能,在某些人眼里甚至会成为笑柄;

第三,文化本身的力量没有发挥作用,公众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在资本与道德之间反复摇摆、首鼠两端。

就这样,陈天桥躲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在线的230万网络游戏参加者)背后拒绝被扣上“精神鸦片”的大帽子,陶宏开则顽强地以一己之力像堂吉诃德一样挑战网瘾的风车。

但是,在他们的各执一辞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在鸦片战争那个时代中国的大烟鬼遍地而英国人很少抽鸦片呢?为什么今天欧美发达国家的孩子们精神生活丰富多彩而包括我们在内的东亚地区青少年网游成瘾、网瘾难禁呢?

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显然不是道德或者资本可以解释的,只有文化才具备如此强大的塑造能力。但是一种伟大的文化,必然要有道德的指引和资本的支持,而且二者不能脱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面对陈天桥与陶宏开之争感到两难的原因。

分类
表达自由 听闻 时代

屏蔽/过滤·拍摄与被拍摄

一则旧闻,“保钓”“南京大屠杀”QQ游戏中竟成不文明用语。(其实也算不得旧,只是在水木这种变态地方,哪怕新闻只发生在昨天都会有人跳出来指着鼻子叫to……old。)一直对其不予评论,因为一方面我久已不用QQ,对腾讯也无感情;另一方面,这仍旧是屏蔽问题,关键词问题,言论自由问题,说烦喽。后来有人的评论还像个样子,QQ过滤文明敏感。但是都没有今天的中国青年报登的一则评论(从屏蔽“钓鱼岛”看关键词“过敏后遗症”)酷,摘出来大家一起娱乐一下:

虽然互联网是开放的,但是开放并不意味着网上的言论就没有底线。由于种种原因,在我们国家,有些问题 是不能在网上放开讨论的。这既是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建设网络文明的需要。但是一些网友不懂得这一点,在网上发表观点毫无顾忌,不但违背了四项基本原则, 而且也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使网络内容和服务提供者显得很被动。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一些网络公司通过技术手段,屏蔽了一些可能触及法律、法规 底线的敏感词语。

  虽然“钓鱼岛”这个词并不敏感,但是涉及中日两个国家,一些网友在谈到钓鱼岛问题时不够理性,火药味、煽动性很强,体现出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容易对网民产 生误导。一些网络公司从避免事端出发,于是也把“钓鱼岛”列入屏蔽的关键词。至于为什么不把“尖阁列岛”一同屏蔽了,笔者揣测,那是因为我们网民平时很少 用这样的称呼,因此也就没必要屏蔽了。

虽然,但是,虽然,但是。

想起这则旧闻,主要是因为今天看到zheng写到的Google的钓鱼岛搜索。对此,乱弹琴 有一则有趣的评论:“另一种推测:俗话说,Google上搜不到的就是不存在的。这就说明了钓鱼岛早晚是要被炸掉的….”

黑色幽默啊。

另一篇blog里提到的80美金而断送的生命,不知道国内媒体有否对此的报道?——哦,对了,刊发此报道的纽约时报,需要花钱注册账号才能阅读新闻。
(update1:刚发完此blog,发现tstsi提到了这件事。)
(update2:刚刚lindaly留言告诉我,纽约时报的帐号不要花钱——看来我主观臆断了,检讨。)

----------

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陷入两百多运动员的包围圈,本届奥运代表团的部分选手,耀眼得有些头晕哪。不过头晕大概是因为他们和她们穿着的红白色礼仪服装色彩太过强烈的缘故。由于我比较低调,躲在角落里,所以没有运动员冲过来跟我要签名或者合影留念。

不 过我还是注意观察了,射击射箭队、女曲和女垒里有若干美女,其他基本长相朴实,体格健壮。当然,像体操、女篮、女排、乒羽这些队伍今天都没来,客观上降低 了美女比例。在所有运动员都爬上为合影而设置的铁架后,一眼就看到站在最上面的刘翔。哇,有没搞错,让国宝站那么高,万一掉下来,金牌不就飞了么……

后来,领导们来了。握手,合影,讲话。中央政治局常委说话果然中气充沛。

现场的几个记者们的活儿干得专业而纯熟,估计都是老时政记者了吧。两台摄像机,一台盯领导,一台扫听众。负责照合影的人也是,领导一坐下就指挥,接着就拍,拍完就走,把大灯啊电源啊相机啊架子啊瞬间撤个干净。

数 字技术使得数码相机和可拍照手机越来越普及。原本只是无数闪光灯和长枪短炮的靶心的运动明星或明日之星们,在习惯成为被拍摄者的同时也成为拍摄者。从大会 堂外,到会堂里,随处可见运动员们互相拍摄照片。甚至在领导讲话的时候,从高高的合影铁架上也闪耀着三两点闪光——喂,拜托,这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又不是 风景,你们拍什么照留什么念嘛,咳咳。还看到一个姑娘手里的照相机举到一半又犹犹豫豫地放下,因为她看到摄像机镜头扫过来啦,拍摄与被拍摄,很有趣的瞬 间。大约总有一天,人类要把看到的一切东西都用摄影和摄像的方式保存下来,随时供自己的电子人脑搜索查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