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和Flickr上的英国外交部


英国外交部,全称为“外交及联邦事务部”(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Foreign Office,缩写为FCO),为专责推广英国海外利益和外交事务的英国政府部门。 其问责官员——外交及联邦事务大臣(或外交大臣/ 外相)是首四位名望的英国内阁大臣之一(据维基百科介绍)。

查找资料,撞入英国外交部网站。在首页最显眼处赫然见到YouTube和Flickr的图标。它们分别链向英国外交部在这两个世界知名的web2.0网站上的页面:www.youtube.com/ukforeignofficewww.flickr.com/foreignoffice。FCO的首页说:我们的部长、大使和工作人员们,会从世界各地添加新的视频和照片,你可以评论和订阅。从Youtube的“个人”档案中你可以发现,英国外交部是在2007年9月18日在youtube上注册该帐号的。

作为堂堂不列颠的重要政府部门,难道没有财力和技术自己建构视频和图片发布平台?为何“屈尊俯就”在两个美国商业网站注册帐户发布信息?

我个人的观感是,不论“宣传”也好,“公关”也罢,为求信息传播有更广泛的覆盖面、更良好的效果,除了过去日常的新闻发布、接受采访、媒体关系外,英国外交部亦在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不仅仅是建立自己的网站或曰官方权威媒体,而是主动奔赴全球用户最趋之若骛的热门网络应用前沿,以亲和的姿态+权威的身份参与到这样的“全球公共领域”中去,让自己制造的一手的信息直接和受众见面。

英国外交部也开通了自己的官方blog, 上至部长David Miliband,下至新来的大学生Sarah Russel,以个人身份亲笔写作blog(从我阅读的几篇来看,没有捉刀的迹象和必要)。外交部网站首页上写着:更多地了解我们的部长和工作人员都在想什么、干什么,留下你的评论,看看我们的bloggers吧!

这些举措,对于营造开放、透明、合作、服务的政府部门形象应该颇有帮助。长期保持这样的姿态,已是工作的一部分。更因此获得有信誉,亦有人情味的信息发布平台,当危机或紧急情况发生时,便可派上更多用场。

我是政治学的外行,但从一个新媒体老用户的体验出发,在信息爆炸的众说纷纭中,更容易被信任、理解和认同的,通常是那些长期经营、建构有良好形象和人际网络的说话者。民众和政府的关系,当然不是普通草根用户之间那样简单,但web2.0的浪潮,会否也正改变着长期使用者们的思维和认知习惯,使得他们或多或少地挪用人际关系的原则,来思考个人与团体、与企业、甚至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与之对照鲜明的是Youtube在中国大陆的无法访问状态。这是明智的管理办法吗?下面是一个例子:

Tibet WAS,IS,and ALWAYS WILL BE a part of China(西藏过去、现在以及永远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由用户(据称为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无法考证)自行制作并上传的视频,主要由多幅静态图像+英文文字说明构成,列举一些证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在此不对相关事件和观点做任何评论,单纯来看数字——你可以看到自从该用户3月16日上传该视频以来,不到3天时间内它已经被浏览超过一百万次,观看者留下了近七万条留言。

(2008/03/23 update: 据“德国之声”报道,这个视频的作者是生于西安、15岁移民加拿大、现年21岁的“情缘∮黄金少”。该报道标题是:西藏问题引发网络“世界人民战争”。此时该视频浏览量超过150万次,留言9万多条。)

我不知道CCTV-9的相关新闻在海外能否获得同样的收看人数,也无法考证外国观众在youtube上看这段视频和在电视上收看CCTV-9时的心态有何区别,又或者,这百万人次中有多少人是根本/很少看电视的。但是它的影响摆在这里。

或许有人要假设:那些和上述视频的观点截然相反的视频,不也同样可能产生巨大影响吗?问题在于,这个辩论的平台、传播的空间,现在对于两亿中国大陆网民近似于不存在;但对于为数更多的外国网民来说,在他们最日常接触的新媒体平台上,将基本无法听到任何来自中国大陆普通人的声音。这样的集体失语,是主动放弃话语权?是出于对国民的不信任?既然日日抨击西方报纸、电视、广播传媒之不公正,为何又要将这新生的“阵地”与“领域”拱手让人?

顺便说一句,英国外交部网站首页,“今日新闻”里部长和外相接受媒体采访中谈及西藏问题,抛却圆滑的外交辞令,简直就是中国政府的说客了。在我这外行眼里,当下的中英关系似乎如胶似漆啊。


《 “Youtube和Flickr上的英国外交部” 》 有 7 条评论

  1. 再来看看中国的,想上百度搜个江泽民胡锦涛都休想。

  2. 呵呵,我是02届入学的清华新传一本科生,后来在CUHK读MPhil,与Zhao Jing在CUHK的博士一届的。后来才从她知道Oh My Media背后人士之渊源。

    我去年冬季申请phd,准备去northwestern了。我说的提交失误是,交Abstract时候就没confirm/reply那个系统生成的email回去,没想到他们还是consider了。目前来看估计7月份牙买加、瑞典、美国都应该能按时出席。。中间回两趟香港、一趟北京。。。

    希望在瑞典相见了 两位学长~

  3. 原来如此,真是值得期待的充实夏天啊!北欧再相见。

  4. 伦敦12年要举办奥运会,他挺中国的原因,大概也是想到时候少一点反对的声音吧~

  5. 奥运会恐怕只是最不重要的考量之一。相对而言,两国经济上的合作,大约是促进彼此友好关系的更重要动力。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