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我们带了两本书去巴黎。
其中一本,就像大多数现代游客选择的那样,是一本旅游书:美国国家地理出的巴黎分册中文版。选择它的原因是它比lonely planet的巴黎分册便宜。当走在巴黎街头,时时发现各国游客低头查阅手中一本厚厚的书,封面最显眼处均标示不同语言的“巴黎”一词,衬以埃菲尔铁塔、卢浮宫或圣母院等经典景观。一种亲切感不免油然而生: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的走到一起来——做一个巴黎的游客。身处这“想象的共同体”之中,你将有更大的勇气去忍受自己从事那些游客才有的“愚行”,四处张望,不停拍照。
另一本,则是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只可惜在巴黎的八夜九天,日程安排实在太紧太累,连睡眠时间几乎都无法保证。我在飞往巴黎的客机上翻开它,彻底读完它,却是在从巴黎回到北京之后了。
或许因书名之故,它被很多人误认为又一“小资”读本,其实不然。阅读下去,你会发现,在平易朴素的文字下,跃动的情感是严肃、深沉,甚至有些沉痛。这也不是一本旅游指南书,带你去看时髦景点,缀以风雅趣事。作者胸中自有丘壑。
林达是一对夫妇共用的笔名。他们是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78年入学,91年出国,今天侨居美国小镇,据说每年用半年光阴从事手工艺品制作和贩卖,半年用来旅游和写作。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早已在中国博得“启蒙”声名,朱学勤等教授更将之列为学生了解美国政治、司法与历史的必读书目。然而他们敬“学者”之名而远之,甘心居于穷乡僻壤,住在自己建造的林间房屋,从事手工劳动谋生,兼职写作,自称“小贩”,自白云:“我们早不是什么学者。我们俩手上都是有茧子的。”
林达所带去巴黎的那本书,是维克多·雨果的《九三年》,讲述1793年,也就是“大革命”第五年所发生的故事。他们要去寻觅的是“革命”的踪迹。这不是红卫兵的旧梦,而是终于能在阳光下自由阅读的人希望重新审视宏大叙事中那不容置疑的词语。他们的眼里和笔下当然没有旅游购物胜地“老佛爷”百货,只有活跃于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革命舞台的拉法耶特风云变幻的一生。巴黎,当然是气度恢弘景色壮美的,但他们终不能忘怀那些日光所不及的阴暗:西岱岛上的古监狱,地域一般只进不出的中世纪地牢,安布瓦斯古堡曾悬挂风中的1200具新教徒尸体,在巴黎“九月大屠杀”中被狂热民众未经审判无端杀死的上千男女老幼,曾矗立协和广场的“黑寡妇”断头台砍掉路易十六夫妇、丹东、罗伯斯庇尔和其他两千多个头颅,在“九三年”的法国超过一万七千个头颅滚落断头台下,而拿破仑的征战让超过百万的法国人死于战火……浓重的死亡气息,淋漓的鲜血颜色,对只想从书中觅得休闲享乐去处的人来说,不啻为“不可承受之重”。
林达当然是在质疑——尽管并不激烈:历史无法假设,但是否只有暴力“革命”一途可走?他们认为,事实表明,经历了百年“革命”血与火洗礼,法国人却并未真正懂得“民主”与“自由”,制度的建设和思想的启蒙仍然需要理性和时间。字里行间,林达并无太多怨念,但偶尔仍可瞥见他们对亲历的那场十年“大革命”的反思和嘲弄,终究意难平。
而对于狄德罗、伏尔泰、卢梭、雨果等思想文化名人,林达不吝笔墨予以赞美。因为他们曾引领思想启蒙潮流,也未放弃对人性中的善良和理性的希望。统治者的更替或许可以由暴力革命来完成,但社会底层人民生存状态的改进、弱者被当成平等的人来尊重、每个人赢得更多的自由,这些理想并非一蹴而就,更绝非砍头、放火和战争可以达成。或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林达断言:“不是因为有了拿破仑,而是因为有了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国才得救了。”
徜徉在巴黎街头,读一段,走一段,你会对这座城市,对这里的人民有更纵深的视野,更贴近的理解。你会更有机会听到这座千年老城的心跳与脉搏。
顺便说一句,林达在此书中手绘的多幅巴黎风景,十分好看,已经不止一个人跟我谈起此书时,对这些美丽的画称赞连连。
《“带一本书去巴黎”》 有 1 条评论
您的家很有味道!感谢您的分享,希望您有空也去我的小窝坐坐.have a ni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