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上班路上,在地铁里照例昏昏欲睡。邻座聚精会神捧读的报纸头版头条的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剥削阶级……”。真是很刺激火辣啊。到办公室后抽空搜索一把。原来是这么回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草案)共有22处,其中较受关注的一条是:删除原政协章程总纲第四自然段中“原来属于剥削阶级的人,绝大多数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总纲中增加“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全国政协秘书长郑万通解释:“这一段对阶级状态的描述还是20年前写下的,而当前社会状况发生较大变化,剥削阶级已经不再存在。因此修正案(草案)中将这一段文字删去。”
而在对十六大精神的学习贯彻中,剥削阶级作为无产阶级的对立面被论及:
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为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为了解放人、发展人,其中也包括对人的生活的关心和人格、权益等的尊重。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本观。资本主义的人的本性假设理论,其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使资本家获取更多的利润。而封建统治者的所谓爱民、为民,不过是为了“得天下”,是为了统治人民。因此,一切剥削阶级的统治者都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够而且必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一点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核心在以人为本 关键在机制转变(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专论)
如今从主流话语中,剥削阶级被摒弃了。从二元对立的逻辑而言,一对相对概念不能独立存在,也就是说剥削阶级的消失即等同于被剥削阶级的消失。我的认识还很肤浅,不太明白的是,在中国,被剥削阶级消失了吗?或者作为一个阶级消失了,但是作为个体或群体还依然存在?或者没有了被剥削者,但是剥削这种人类行为和人类关系还存在?抑或都不存在?
参照我们社会的真实现状,我很难对其中哪条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
而所谓关于世界的真实现状,其实我们又能知道多少呢。通过符号体系来认知,通过媒介来接触,通过话语来构筑意义。在话语体系以外的东西是真实的吗?
嗯,海峡两岸的人都玩鲍德里亚的理论,不过译名不同罢了,所谓的“虚拟的超真实”:虚拟、超真实的布什亚
最早看台湾的论文的时候,觉得他们写得很不错,可是看多了,发现也十分雷同。开始的新鲜只是两岸不同话语体系和书写习惯带来的差异。比如这两篇文章。网络上的人际吸引,线上沟通的亲密感当然其中的议题还是有意思的。台湾论文的一个好处就是题目小,不像中国许多写论文的那么恶心(maybe包括我自己),题目海了去,里面全是放屁。但题目小也造成了过于琐细,缺乏宏大的眼光和关怀。
《经济观察报》还是比较认真的报纸,里面的文章相较而言颇有可读之处。例如
探访网游世界:虚拟与真实之间的原动力
关于游戏与虚拟社会,乃至二者与真实社会的互动,好多文章可做,但做出深度和新意就很不容易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