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听闻

另一个Oh My Media

日前有朋友问我,那个ohmymedia也是你做的吗?

我这才看到这“另一个Oh My Media”。

从它的“关于”页面,我得知:这是一个有七、八名成员的群体Blog,其主旨在于“记录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以及对异常情况的处理(更需要智慧)。事件发生地点关注于国内,但是媒体的选择是全球。主要是报纸、杂志、网站与电视画面”。

——看来,这是一个媒体观察和媒体批评类别的站点,目前保持了旺盛的更新频率。如今,一面是越收越紧的互联网管控制度,一面是犬儒和娱乐至上的社会风气,能够有激情、有韧性地写Blog,而且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坚持它,真的相当不容易。微博和SNS的世界当然精彩,但相对而言更加深入全面、更加“一砖一瓦”“日拱一卒”的Blog仍然有其魅力。

希望这“另一个Oh My Media”坚持下去。一是自身的坚持,二是要“注意安全”。

分类
媒介|传播 学术

欢迎大为

很荣幸邀请到我们的朋友,目前在英国西敏寺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攻读博士学位的大为,来到Oh My Media 写些东西。他带给大家的第一篇,是结缘. 迁徙. 明理(应南开大学传播系阿亮老师邀写此文)。此文是关于他在海外求学媒体与传播研究的“心路历程”,对于有兴趣于此的青年学子应该是大有启发——粗心的读者,以及通过RSS订阅(可能因此无法正确地识别文章作者)的读者们千万别认为这篇精彩的文章是我写的啊。

文中讲到英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之一戴维·莫利教授,谈起为什么研究电视,“他说,电视是他年少时期接触过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现代科技手段,而且对于一个战后英国的家庭来说,拥有一台电视机很多时候成为了一种身份和文化的象征,所以对他来说,电视是他个人生命经验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科技。”

我不禁想到,以前读过另一位文化研究代表人物约翰·哈特利(John Hartley)教授,在自己的成名之作《解读电视》的后记中也提到自己研究电视的原因,大意是,自己是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人,看到目前(大约二十多年前)的学术界关于电视的研究,觉得完全不是那样,自己有义务来说点什么。

前辈的心态,也在我们身上萌芽。我自己之所以一直关注互联网与传播与媒介研究领域的交集,皆因我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人,从大一开始,我的青春岁月中就刻下了新媒体技术的痕迹,互联网带来的诸多变化也像拍岸的浪涛一样时时刻刻敲打着我的心灵。互联网无疑是我生命体验中最重要的科技。或许所谓的使命感或者因缘就由此而生。

大为读书很多,思考很勤,头脑很快,但像blog一类的随笔写作不多。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理论著作读多了学术论文写多了,反而难得写点轻松的东西。这当然是谦词,不过也可看出大为治学之勤力。他师从数位本领域的大师级人物,有了深厚的积淀,且经历了所谓“从实践到理论,从感性到理性,从经验到批判,从中国到英国,从东方到西方,从边缘到中心然后又回到边缘”的奇妙过程,先不论将来的学术成就如何,这段人生经历已然宝贵。

大为自己的blog开在新浪,名为“你不得不说的媒体经验”,值得一读(大为的blog url中亦有ohmymedia,纯属巧合,也算是缘分吧)。

分类
上路

Oh My Media 新年改版

这个周末终于得空,将OhMyMedia再度改版。简洁明快,导航清晰,兼顾功能,是这次改版的目的。欢迎新老读者对我们的新版提出意见建议。接下来将进一步整理tag、分类等内部结构。新年要有新气象:) 在可预见的未来,Ohmymedia.com将专注于媒介与传播研究,及中国传媒政策、产业与文化的观察评论,偶尔谈谈闲情风月游历八卦,以及不吐不快的时代插曲。

将改版前的OhMyMedia截图存照,以为留念:

ohmymedia20080215s

遥想OhMyMedia启动的那天,也不过是两年前,光阴似箭啊。

2008/02/18 update: 今天花时间整理了链接列表,除了友情链接外更包括一些常关注的blog站点,以及关于媒介与传播研究的国内外资源。整理后的页面在 LINK 里。 希望能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2008/02/20 update: 进一步简洁化,选择了blog.txt模板。

分类
上路

欢迎赞助我们的blog!

Ohmymedia从2005年以来落户Dreamhost(空间域名提供商),从此得到更多快乐:自由的blogging体验,记录行走世界的足迹,同更多人分享思想与知识……我们也一直在认真思考,认真写作。不愿机械地限定这里的主题,而是努力从独特的视角去记录身处的时代,从专业领域出发去表达我们的观点。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为Dreamhost优质的服务付出金钱的代价:每年的空间费用为119美元(2005年作为注册用户第一年享受到29.99美元的超低折扣),此外我们的两个.com域名每年费用为9.95美元(刚从国内注册商转移到了Dreamhost)。

我们并没有财务困难。但是仍然欢迎你赞助本站的域名及空间费用。

如果:

  • 你曾因我们的文字或图片发出会心或轻松的微笑
  • 我们的观点曾引发你思考
  • 我们提供的信息曾对你有所帮助
  • 你还期待在这里读到更多有趣、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

那么不妨用赞助的方式来表达你对我们的支持—— Donate towards my web hosting bill! ——点击此图标将进入dreamhost提供的赞助页面,你可以由此选择捐助金额(1美元/2美元/5美元),此后将进入Paypal的支付页面,如果没有Paypal帐号,也可以使用信用卡和借记卡进行支付。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在你的blog/个人网页中链接/转载本文,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赞助:)

当然,你还可以选择别的方式支持我们:继续关注、浏览、订阅、链接 OhMyMedia.com,继续分享这里任何你感兴趣的内容,参与讨论和互动,完全免费:) 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我们将努力让这里变得更精彩,更有价值。

——————下文是对赞助细节的说明———————

1、本blog中出现的此图标: Donate towards my web hosting bill!

及此链接:http://www.dreamhost.com/donate.cgi?id=9016

均指向 Dreamhost提供的捐助页面。所支付的金额将直接进入我们在Dreamhost的账户,不能提取现金或转帐,只能用于支付在该公司的域名、空间等费用。

2、你可以选择赞助金额1美元/2美元/5美元,点击相应链接后,将进入Paypal的支付页面。如果你有paypal帐号,将是非常安全和方便的支付过程。如果你没有paypal帐号,在该页面上也将找到用银行卡、信用卡支付的链接入口。

3、根据Dreamhost的说明,所有捐助的款项要扣除5%作为手续费,另外再扣0.3美元(There is a processing fee of 5% plus $0.30 deducted from donations before they are applied to your bill)。也就是说,如果你支付2美元,最终进入我们在dreamhost账户的金额是1.6美元,依此类推。

4、不论你是否赞助我们,谢谢你读完全文的耐心 :D

分类
上路

生日·新BLOG开张啦!

今天农历二月初三,是我的生日。万里无云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阳光照耀着祖国的大好河山。街头红旗飘飘、锣鼓喧天,人们兴高采烈、张灯结彩,奔走相告:OHMYMEDIA开张啦!说起这个blog,那是相当的和谐,相当的先进,书写了中国人民言论自由的新篇章!

在过去半年里,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更新自己的Blog。年底终于下定决心,启动了自己的域名和空间,搭建一个让自己尽可能无拘无束、自由表达的网志。

今后,有关媒介、传播、网络、新闻、社会、文化、读书、学术等较为公共的话题,我将写在Oh! My Media。欢迎朋友们订阅这个网志:http://ohmymedia.com 。订阅方法: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订阅本站rss:http://ohmymedia.com/feed/

而有关私人生活部分,将在另一个blog(http://maomy.ohmymedia.com)更新。我2006年3月以前的所有blog内容,也都已经放置在那里,一方面用来记录人生、表达情感,也便于和朋友分享交流。

三月春光明媚,正是开始新生活、新Blog的好时候。也请朋友们、朋友的朋友们帮我广而告之,请大家告诉大家:)PS.在建立ohmymedia.com期间,我这个技术盲承蒙许多朋友的指导和帮助,在此对他们一并表示感谢!包括但不限于:horse、yuanmo、windtear、atppp……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谢谢你们的国际主义精神!

PS..尤其要感谢的是horse同学,啊不,horse老师。该老师作为从BSP抽身出来单练Wordpress平台的blogger成功人士,在新年里与本人进行了CMC,运用IM等工具开展了成功的cyber-education,对本网志诞生的贡献灰常之大。但最终他留下一句话,尽管在遥远的MSN的那头,尽管我们之间隔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也就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用户之间的距离,我还是仿佛听到了该老师语气的惆怅,看到了该老师表情的忧伤:“其实,我觉得用BSP的服务写Blog也挺好的……”horse老师语重心长的话,既有围城之伤感,又寄托了对我的无限期待。放心吧,我一定不畏惧艰难困苦,勇攀高峰,让掌声和鲜花来得更猛烈吧!

注:CMC=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IM=instant messe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