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媒介 时代

戏仿的狂欢——“调戏凡客”

最近几天,互联网上盛传“凡客体”。

最早发源于豆瓣的这场名为“全民调戏凡客”的活动,根据其发起人的自述,是靠了自己的“一点敏锐”,发现网上有零星的改图行为,然后发起这场活动并成功地“把事情搞大”。至今该活动的相册里已有豆瓣网友上传的图片2000张,而在各大门户网站微博和SNS站点中,一些“调戏”得比较精彩的图片也被频繁地转发。

许多人在讨论这究竟是不是凡客诚品的病毒营销。虽然我知道网络推手公司很泛滥,但实在是对阴谋论有点腻味了。难道大家就不能相信,上网的人真的是很无聊的,无聊到可以发起类似的活动并且热衷于围观起哄么。

不论这是不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有预谋地鼓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参加的一次线上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多方从中受益:

凡客诚品受益了,其品牌知名度和关注度有所提高,至于品牌形象,厄,反正它也不是走高端优雅贵族路线么,谈不上气质被破坏,反倒是更加亲民、更加好玩、更加潮一点。

豆瓣和各大微博、SNS站点受益了,搞笑的图片带来了流量和人气,制造了话题。

新闻媒体受益了,又多一点八卦消息可以报么。

参与活动及打酱油围观的群众们受益了,自娱娱人,自笑笑它。

有两部今年的新电影,《让子弹飞》、《神奇侠侣》,搭上了便车,受益了。模仿“凡客体”,做做广告,打打知名度。

某些品牌和名人受益了,有的大点有的小点,是TA们的粉丝力量大,从TBBT、Friends、House这些剧集,到姚晨李宇春,好吧 ,也许还有奥特曼和蜡笔小新……总之,在欢乐之后TA们的形象又有所提升,更招人爱了。

相应地,另一些人却是躺着也要中枪啊。从照片到文案,恨比爱的力量更大,“某黑”比“某粉”的激情往往具有更低的酸碱度。这些同志收获了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挖苦讽刺嘲笑攻击。冤不冤另说。

下面简析“凡客体”和“调戏凡客”活动。

以韩寒和王珞丹为代言人的“我是凡客”广告,铺满了公交车站、地铁站台和互联网上。应该说,这一广告的风格是鲜明的——白色背景,清晰的人物形象居中;左边是商品名称及价格,右边是一段短句构成的自我表白:“我爱AA,爱BB,爱CC,更爱DD….我不是EE,不是FF,我是XX……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文案字体大而醒目,红黑两色;左上角有凡客LOGO,右上角是订购电话。

vancl广告图

这种刻意选择的Style,其诉求是简单、直白、朴素地不装13、名人的真实普通生活、名人也爱的便宜衣服——并希望唤起中国城市/城镇青年的认同感。正是因为它风格如此鲜明,所以很容易被模仿,被山寨,被Kuso。那些最受欢迎的戏仿图片,除了形象生动、文案出彩外,形式上与“正版”的相近也是重要因素。

纵观千余张戏仿图片,其主题大致分为如下几类:一、粉丝歌颂偶像;二、影视动漫游戏爱好者同人创作;三、恶搞讽刺某些雷人囧事;四、PS自己照片露个脸;五、稀里糊涂来打酱油的。商品以广告来塑造其形象,渲染其魅力。然而当广告的风格被数千次地戏仿、改写,成为一个人人可用的大茶杯,装上了各人的饮料,浇各人自己的块垒,原有的文本及风格实际上已经被去魅,不再有其创造者所期望达成的那种魔力。还是那句话,所幸凡客诚品并不是一个像路易威登一样需要矫情自恋虚伪地打造其贵族形象的品牌。

其实在这场还将延续一阵子的戏仿狂欢中,一些商家已经开始顺势而上,前面说的两部电影如此,甚至我还看到了一个淘宝网店的PS图片。不知道陈年这会儿是不是在偷着乐?Vancl自己其实也应该跟进一把,起码,把那些中国的世界的名人明星们都PS出一个vancl的广告来,在网上乱发,既提升品牌人气和形象,还不用花钱,还不怕人追究肖像权。

下面是赏图时间,贴十几张我喜欢的。图片均来自豆瓣此活动相册

分类
闲情 时代

关于大力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十点意见

1. 网络评论员的工作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建设网络评论员队伍意义重大,还应该进一步扩大队伍,在加强力量的同时解决经济危机时期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

3.促进网络评论员队伍的高学历、高素质化,以学士后、硕士后、博士后为招募重点,兼顾英语、法语、俄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人才。

4.加强在敌占区(GFW外)的工作,目的是向全球输出党和国家的价值观,教育一小撮吃饱了没事干的外国人,和一大批不明真相的外国群众,带领地球人民走向光明的未来。

5.所有网络评论员必须实名发贴,详细到姓名、单位、职务、级别。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工作,这是无上的光荣。他们理应享有这份荣誉,同时勇敢承担发言的责任。让那些敌对势力的网特看看,共产党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尤其是做这项三个代表的工作。实名格式建议:每贴注明“某某单位网评员 某某某”。

6.实名发贴,按劳取酬,便于人民监督网络评论员的收入情况,预防腐败。

7.适当提高在敌占区工作同志的工资,由一帖五毛改为一帖五十美分(按当天中行现汇卖出价折算成人民币)。

8.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要从娃娃抓起。

9.不支持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人,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

10.下面没有了。

分类
媒介|传播 时代

China Media Digest 0902 (week5-6)

2008 China Internet Communication Report

Click to download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report The report is released by NetEase.com, Inc. (163.com,网易), one of the leading Internet technology companies in China, in January, 2009. The report includes an annual top-10 ranking of Internet Hot Figures, Internet Hot Key Words, Entertainment Stars, Sports Persons, Entrepreneurs, Hot Movies, Hot Music Singles, Hot TV series, Fund companies, and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The report summarizes facts of maximum interest to Chinese netizens in these ten fields as well as highlights common features and the latest status of such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Who determines the report result? There are about 200 million netizens in China who are active in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NetEase Internet products. They come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and are engaged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but every click or search they have done, and any words they have posted on the Internet, have contributed to this report.

How was the data analyzed?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collecting original data from five system platforms of NetEase, i.e., NetEase Blog, NetEase BBS, Youdao Search Engine, Netease Channels, and NetEase Posts. Such data were then used for linear conversion and linear transformation by standard statistical methods without changing the data order or distribution form. This produced a normal status measure, called the Internet transmission index, for each respective collection item.

It’s really worth reading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 culture of China society and Chinese cyberspace. Just click the links to download the English version and Chinese version. Other related links:

Film ratings system: news, fake news or “old news” ?

分类
表达自由 媒介|传播 时代

Simon同学,请你不要被雷到

Simon Elegant是TIME杂志驻中国的记者。3月28日他在Time: The China Blog里发表的日志“Schoolboy Pranks and Death Threats”,提到了中国“某论坛”里的一篇帖子,发帖人号召大家拿起电话,“呼死XXXX”、“问候他老妈”等等,并附上一份美国驻华媒体名单与电话(起因当然是部分西方媒体对西藏事件的不实报道)。

Simon将之称为“男生恶作剧”(schoolboy pranks) ,庆幸TIME不在此名单内;但他也说同事被电话骚扰,并提到中文互联网上一些对外国记者个人的死亡威胁,“奇怪的是GFW并不认为这些仇恨言论需要监控”。

“某论坛”便是天涯社区。 Simon提到的原帖先已消失,但随着这篇日志的地址被人转发到天涯社区的“娱乐八卦”版,“天涯观光团”降临了。“娱乐八卦”版原帖在此:[资深粉丝]天涯又出名啦!外媒评论天涯就吐蕃事件的反应!

来自此版面的用户身披“天涯观光团”、“schoolboy”、“zhongguoren”等马甲,发表形形色色的留言。有严肃说理型的,有高喊口号型的,有热血上头型的,最多的是KUSO戏谑型的。此外有个“zhangsan”同学,非常认真地将每个中文留言翻译成英文。我浏览的时候,这篇日志刚过200个留言,这种严肃政治新闻类英文blog后跟随大量论坛灌水式中文留言的景象,倒真是蛮有趣的。

希望会读中文的Simon同学没有被雷到,甚至应该高兴——很难说这些留言中的大部分是理性的讨论,但却相当的“原生态”,这不正是直接而真实地体验部分中国互联网用户的行为与风格的大好时机么。

这篇来自DanWei的文章(Western media manhunt)认为,中国网民的愤怒搞错了方向:

The Beijing-based journalists of CNN have no control over what the station does with their reporting, and the Beijing bureau’s reporting is not what has been criticized. The Beijing correspondent of The Times has no control over what the newspaper runs in its editorial columns.

我的观点,一些相关网络通缉照片,承袭了过去“人肉追凶”的套路,恶搞和哗众取宠的成分远大于真正的死亡威胁。而恶搞一切之风盛行的原因也是复杂的:贪玩、对政治冷漠、懒于思考或缺乏思考能力、表达蔑视之情、在表达不自由环境中的反抗策略……人人会KUSO,动机各不同。

简单粗糙的概括恐怕是不够的:中国网民是“暴民”吗?中国网民太喜欢KUSO了吗?中国网民也很理性很思辨吗?

每个人的言论其实只代表自己——尽管有些人动辄就要“代表全中国人民”如此这般,尽管有些媒体动辄就要把个案解读为“中国人”这样那样。

对于电话中的死亡威胁(如果真有的话)和网络上无用的谩骂,我反对。诚如鲁迅的名言:“辱骂和恐吓不是战斗”。

而且,并不是每时每刻都需要战斗。战斗带来伤亡、仇恨和更多的战斗。在并非你死我活的情况下,为什么不选择对话呢?

关于此次西藏事件,我看过很多中文的新闻报道、评论、blog和论坛文章;也读了一些外国媒体的报道和一些外国人的blog,包括完全不了解中国的和对中国颇为了解的;还听过一些中国人和外国人对此事的观点。各种媒体出于不同原因,似乎都难以避免选择性地报道;每个人似乎都倾向于选择性地使用材料,来证明自己一贯的立场/观点/偏见。我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因此我只想说,让信息更自由的流动,让我们都更诚恳地倾听,更广泛地了解,更深入地思考。

分类
听闻 新媒介 时代

如是我闻:很黄很暴力

“很黄很暴力”,进入2008年后在中国互联网上泛滥成灾的五个字,本月的google或者baidu热门搜索关键词应该会记录下这段历史。

简单交代,一个13岁的北京女中学生,在接受CCTV采访时说:“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 CCTV新闻联播2007年12月27日播发这则新闻时在视频上配有真名实姓字幕。这五个字因为和“很好很强大”这个猫扑论坛流行语结构相似,迅速在猫扑、天涯等大型社区流行,随后进入blogger们的写作范围,引起更大反响。

CCTV播发这条新闻,无疑是与《互联网视听节目管理规定》的出台和即将实施有关,可以视作央视紧跟广电总局的指挥棒,忠实履行舆论造势的行为。只是可怜这位小朋友并未受到应有的隐私保护,由此成为无数人恶搞的对象。kuso+人肉搜索+语言暴力已经成为任何一个在中国互联网上成为热门话题者的命运,但这次,污水和尖刀指向了一个13岁的孩子。她的痛苦感受,她的心灵创伤,她人生轨迹所受的影响,无人对此负责。

在blog圈中,许多人也将对CCTV、广电总局、中国媒体检查制度、中国互联网过滤屏蔽的怨念,倾泻在这个小朋友头上。也有别样的恶搞,KUSO的是所谓的主流媒体、大门户大社区及道貌岸然的行政部门。为孩子鸣不平的声音相对较少。和菜头算一个,他将这次的网络暴力比作“日寇对王二小”、“纳粹对安妮”,继而被尾随的评论激怒,认为自己的读者中有一部分人不要再来访问,甚至由清高而灰心,将自己八年的网络写作过程视为一堂课——终于学会了根本无需取悦读者,为了一部分人而刻意降低自己的思想与技巧,结果却是一场空。另一个是三表同学,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臭骂央视和恶搞的网民,以一种暴力,去还击另一种暴力。

女孩的父亲也在互联网上发出了公开信,希望网民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呼吁,让她淡出视野,该被批判和谴责的绝非是她。

百度指数查一下“很黄很暴力”和小姑娘的姓名,结果如图所示:

很黄很暴力

很明显,这则电视新闻播发于2007年12月27日,百度上搜索的数据爆发于2008年1月2日~3日间(始于几个大论坛?),在1月6日再出现新的增长(因为blog圈的介入?)。再用google blog搜索试着查询这五个字,在1月4日之前都只有寥寥数篇,但此后则是几倍几十倍的增长。兴奋?取乐?谩骂?反思?理性?你选择了什么?

性情中人和菜头不是鲁迅,他的灰心失望与“彷徨”“呐喊”的绝望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映照出的,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残酷现实面前的又一次疲倦与叹息。但我们有何选择余地呢?你无法选择现实,无法选择出身,能选择的或许是自己的言行。所谓君子慎独,身处屏幕与键盘之后的“YOU”,你这一刻的所作所为,究竟令这世界更好,还是更糟?究竟在帮助他人,还是在伤害他人?

身为blogger,为自己的隐私和自由摇旗呐喊的时候,也千万要三思而后写,勿伤他人的隐私和自由。丧钟为谁而鸣?为我们每一个人而鸣。

分类
闲情

“阿迪达斯·我的故事”之卡斯特罗版

hi,我叫菲德尔·卡斯特罗。这是我的故事。我这辈子经历过太多事,扛过枪打过仗,闹过革命,掌过权。我一点也没觉得这有什么困难。

2006年我动了个小手术,有谣言说我已经死了。当我们的敌人早早宣布我濒临死亡或者已经死亡的时候,我很高兴向我的同胞和全世界的朋友公布了一小段录像,让我们看看他们现在还能说什么。

我已经81岁了。我正在一天天康复。是的,这不容易,但面对死神,你要做的,就是变得更强。

阿迪达斯——没什么不可能。(Adidas…Nothing is impossible…)

——以上是我的KUSO之作。起因是看电视新闻,又见卡斯特罗,又见阿迪达斯。下面是四款卡斯特罗的阿迪达斯造型。

07年4月20日,会见来访中国领导人:

2007年3月12日,与作家加西亚谈话:

2006年10月28日,公开电视亮相粉碎死亡谣言:(前两张图片中,上衣左前胸赫然印有“E. CASTRO”,似乎是阿迪达斯的专门定制产品?后一张图片中那一款,原来02年就曾经穿过,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件,但看来卡斯特罗蛮喜欢这款!)

2002年5月,与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全明星棒球赛:(奉上广告词两句:1、卡斯特罗四年中最喜爱的限量纪念上衣!2、虽然他们政治立场截然不同,但并不妨碍他们都选择阿迪达斯!——Adidas公司如欲使用,请联系本人并支付版权费用)

当然,阿迪达斯并不是全无对手!2007年1月29日,卡斯特罗会见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身着一运动装,疑似非阿迪品牌:

2008/11/19更新:胡主席探卡斯特罗,还是阿迪达斯!

分类
闲情 时代

木人三项

木人三项是从锦涛二年开始兴起的一个全民性日常竞技项目。

参与者——比如我,以及这个巨大城市里数以百万计的二十至五十岁左右男女——通常在早晨进行这项运动,并且在傍晚进行全程模拟的训练课,晚间训练的顺序可能与正式竞技相反。木人三项的胜负十分微妙,每个人都似乎是胜利者,胜负的标准包括时间、花费、感受,以及许许多多莫可名状的东西。

这个夏天太阳升起得格外早,七点钟的时候街上就明晃晃的,自行车铃声、汽车喇叭和发动机的轰鸣、刺鼻的气味纠缠在一起敲打着选手们的脑壳。当然,或许不是每个选手都意识到了,这其实也是比赛组织者为比赛有意设置的障碍,就跟110米栏的栏架一样。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在人流车流中衔枚疾走,开始了又一天的木人三项中的第一个项目:竞走。

这个项目时间不长,主要起到热身作用。由于经常进行长跑训练,兼之上厕所时坚持蹲马步等练习,腿脚有力的我在此项中占有一定优势,一般在十分钟内能超过200人左右。但有时也会因为没有睡醒、情绪不好等因素带来的不佳状态,从而被个把身高腿长的小伙子撵上并超过。

我认为竞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生的缩影,满街的人从不同的起点出发,朝着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速度交叉往来。

很快会进入第二个项目,也是时间较长的一项:乘地下铁。

绝对不要认为它没有挑战性。实际上它包含了技术、战术,蕴涵着各种情绪,内行才能看出门道。一般步骤是这样的,经过换项区,凭借手中的小纸条或小卡片进入场地,等待一列地铁瞪着眼睛轰隆隆开过来,开门时挤进去。门关上了,车厢里有站有坐,人满为患,背靠背脸对脸,抽风机呼呼地响起来,送出来一股热风。车厢摇晃起来,窗外变黑了,经过几分钟后又亮起来。这时一些忍受不了的人夺门而出,又一批新的挑战者蜂拥而入。此时如果你置身在地铁之外,你会真切地感觉这是一条呼哧呼哧喘息而来的巨大蠕虫,抖动着身躯,突然从浑身孔窍里狂喷而出无数排泄物,随即再吞噬附近的一大批小生物,片刻之后装腔作势长叹一声,厚颜无耻地消失在前方洞穴的黑暗中。

坚持!在这个恐怖恶心的庞然大物里呆满二十分半钟,你就可以赢得比赛。最可惜的是那些在第十七、八分钟逃跑的家伙:他们真是一群意志薄弱的软蛋,每次目送他们的背影时我都会同情而鄙视的想,再忍耐一下,你们不就完成比赛了么。

其实乘地下铁的时间并不固定,对我这样的高水平选手而言,比菜鸟大约能省出五分钟。窍门很多:比如换项时候的小纸条,其实是可以在前一天晚间的训练中拿到的(嘘,不要告诉别人我作弊了!);比如从地下铁的头或者尾上下车是会有一点时间差的;还有我能准确地预判谁就快忍受不了将要逃跑,以及站在哪里才可以获得逃跑者留下的座位——尽早获得座位将节省你的体力并为你在下个项目中赢得优势。我甚至已经可以一心二用,在比赛的同时进行阅读,最近阅读的书籍从《等待野蛮人》到《安德的游戏》,从《玩笑》到《光荣与梦想》;不过我警告你量力而行,没有一定实力不要阅读那些学术味浓的书籍,那样会搞昏你的头,没看见其他一些人在阅读小报上的花边新闻吗?我已经算高段了。

也要充分利用随机出现的条件。例如,站在车厢中间摇摇摆摆的基本都是些面目平常臀部下垂的女人,这也没办法,刘翔的教练都说过亚洲人的臀部不往上翘嘛,大约是因为亚洲的地心引力比较大。但偶尔会有又紧绷又翘翘的小屁股出现在视野里,如果你发现它的女主人前凸后翘面容皎好(人类真是很奇怪的动物,世界上有五十多亿对屁股和乳房,其中有约莫二十亿对较大的乳房,可是我们的男青年们还对这些东西孜孜以求),恭喜你!这是让你精神一振,从昏昏欲睡的氛围里清醒过来调动身心调整状态的好时机!——每当此时我会想起从前不知哪里读到的,某人说,只要在地铁里还有美女出现,他就觉得生活还有希望。与之相反,不乏面目可憎身带恶臭之男子,在你面前一抬胳膊一哈气,几乎令人昏倒,其实这一定是竞争对手雇来迫害你的。此外,看见老幼病惨孕应该主动让出来之不易的座位,就算这是竞争对手的诡计,你也应当表现出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

乘地下铁在另一些人的木人三项运动中还可替换为乘公交车、乘轻轨等,有些自虐成性的人干脆每天三个项目都干一干。这也充分体现了木人三项的包容性和可扩展性。

下面是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我的优势项目:自行车障碍越野。尤其在观摩学习了只剩一个睾丸的美国选手“手臂强壮”的比赛后,我充分发挥了体能和技术的优势,克服胯下那辆破旧的26永久单车之不足,几乎每次都能保证不被沿路任何人力驱动的车辆超越并超越无数人力驱动的车辆,冲向终点。赛事组织者一定不会让你那么顺畅地完成比赛,总是会设置几个红灯,以及一些来自其他方向的车流以阻挡和减速。但是胜利终将属于坚持不懈者!

有的时候我会获得奖牌,奖励是可以在餐厅里吃上一顿早饭(如果是金牌,饭菜就特别丰富);有时候获得名次,这还来得及从餐厅打包一点啥到办公室,不过粥啊豆浆啊就别想了;极其个别的日子(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我空手而至,没有为祖国和人民赢得荣誉,所以什么也吃不上,要熬到中午,肚子咕噜得要挨领导的骂:“上班时,不要发出这种声音”!——其实我觉得这种唯金牌论是要不得的,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们选手付出了汗水、付出了努力,胜负乃竞技体育之常事,每个拼搏者都是英雄,英雄就应该得到早饭嘛!

当然,从个人来讲,我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辉煌,要继续“三从一大”的原则,刻苦训练,为国争光,提高我国木人运动的水平,力争突破,力争让它进入2008北京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