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代

保守派朋克的咆哮

《国际先驱导报》的约稿,参照一些英文的报道编译了些东西。

今年四月,全世界摇滚乐迷都在悼念“涅槃”(nirvana)乐队主唱柯特·科本(Kurt Cobain),这是他饮弹自尽后的第十个年头。他接过了70年代朋克音乐革命的精神旗帜,在以Grunge音乐迅猛横扫世界之后如流星般坠去。然而他的眼睛却未曾见到他所一脉相承的朋克精神在十年后的异化:在四月里,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的日渐升温,一股自称为“保守派朋克”或“右翼朋克”的潮流也日渐翻涌奔腾。

如果你对于朋克有些许了解,想必不会忘记他们招牌式的外貌:五色斑斓的发式例如高耸的“鸡冠头”,怪异冷漠的表情,遍布身体的穿孔戴环和夸张刺青,叮当作响的铁链等金属饰物,破烂邋遢的穿着……在鲜明的外貌之下,被绝大多数朋克们认可的精神可能包括:反抗主流、反抗体制、反抗权威,狂欢精神,斗争精神,崇尚自由放纵等等。如果这群人中有人走出来,宣称自己坚决拥护布什,拥护伊拉克战争,拥护保守财政计划乃至资本主义,反对从同性恋婚姻到“左翼”朋克的时候,你怎能不感到惊讶?

然而这正是如今的“保守派朋克”们的呐喊,而且音量足以让整个社会听到。

“保守派朋克”,投票去

2004年里,他们创办了“保守派朋克”的网站(www.conservativepunk.com),并在其中旗帜鲜明地宣扬自己的“使命”:告知当今的朋克青年们以事实而不是谣言和阴谋;鼓励当今年轻人注册为选民并且热衷政治;鼓励这些年轻选民做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被灌输以某种思考成规。

该网站还解释道:“这并不是C-SPAN频道遭遇MTV频道,……本网站就是要对抗互联网上的各种自由派朋克站点,它们都被一小撮总想为成千上万投票者拿主义的朋克艺术家操纵。……今年发布这个网站是为了帮助美国青年了解即将到来的大选,并让他们自己做出决定,而不是仅仅把自由主义的情绪推到他们喉咙口。”

网站的创建者,尼克·瑞索托(Nick Rizzuto)鼓励青年们多多树立保守主义理想并且“不要害怕说出自己是保守派朋克”。他年仅22岁,是朋克乐队“轻快灵魂”(Bouncing Souls)的成员。《纽约时报》记者对其外表的描述是:“莫希干头,破烂衣服,浑身挂铁链,满身的刺青包括双肩上的燕子,背上的星星和腿上的乐队名字……极其典型的反主流形象”。然而也正是这个朋克青年,坚决拥护减税和减少教育经费,反对制订金融法律,打算毫不犹豫地投布什一票,并做资本主义的死忠分子。

瑞索托不无嘲讽:“朋克们老是说:‘朋克和资本主义不共戴天’,我就不明白这从何说起。最宏大的朋克场面和事件都出现在美国、加拿大、日本之类资本主义国家。我倒是没听说过朝鲜和伊朗有朋克啊。”

与“保守派朋克”共同致力于培养共和党人朋克的,还有不少网站、博客站点。例如“大老党(即美国共和党)朋克”(GOPunk),“反反大旗”(Anti-Anti-Flag)和“朋克选民在撒谎”(Punkvoter Lies)等。据英国《卫报》报道,有超过200个乐队在互联网上号召他们的歌迷去投布什一票,“这些网站……以布道者的狂热宣传个人责任和自发的爱国主义。”(《纽约时报》)瑞索托还抽空写些文章攻击“左翼宣传”和左翼艺术家,例如去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导演、曾多次公开责骂布什对伊开战的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

“朋克们被极端左翼思想欺骗了,他们就知道谴责美国,什么都是美国的错,都是布什的错。”瑞索托说自己就是要“集结起所有保守派朋克,让人们去投票。”

“保守主义”的咆哮

WABC广播的脱口秀主持安德鲁·维尔寇(Andrew Wilkow)在节目中讨论保守派朋克。他说:“许多人喜欢某种音乐,某种穿着方式,但在政治上他们想自己思考,他们最喜欢的乐队告诉他们不能这么想,但他们就这么想了,同时仍然喜欢这些音乐。”

其实保守派朋克早有传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朋克音乐革命的开山鼻祖“雷蒙斯”乐队(the Ramones)的吉他手约翰尼·雷蒙斯(Johnny Ramone)。他1974年辞去建筑工人的工作并组建了此后三十年间最著名的朋克乐队。他为共和党鼓与呼很多年了,但并未动摇他在朋克音乐史上的地位。还有一些“光头党”青年的乐队,也将极端右翼政治观点混合到其朋克美学中去。

朋克乐队“法律之下”(Down By Law)的主唱戴夫·斯摩利(Dave Smalley),是“保守派朋克”网站最早的专栏作者之一。他以宣告为瑞索托助阵:“我是朋克摇滚保守派,我是个爱国者,我通过肮脏的麦克尖叫。听听我的咆哮吧!”

曾为“异端”(Misfits)乐队演唱的迈克尔·格瑞夫斯(Michale Graves),经常戴着骷髅面具,以叫喊诸如下列歌词而著称:“狂热在腐烂/大脑已麻木/眩晕将来临/沸水中的气泡在爆裂”。他也在瑞索托网站写专栏,“我的确喜欢玛丽林·曼森(Marilyn Manson),但这对我的道德全无影响。”他还全力吹捧布什:“我认为他是极好极称职的领袖,我相信他正带领着这个国家走在公平正义之路上,他也懂得邪恶的本相是什么。”

愤怒的“朋克选民”们

某种意义上,困扰美国多年的“左右之争”同样给朋克世界带来了狂怒的内耗:指名道姓的恶毒谩骂、背叛与出卖的指控及偶发的死亡威胁。在“大老党朋克”的留言版上,来自自由派或保守派的2000多个愤怒的帖子,充分证明了朋克几乎就是让别人恼怒厌烦。格瑞夫斯说他收到了“多得难以置信的仇恨的邮件”。

左倾的乐迷发现自己心中的朋克英雄竟然是保守派的时候,怎能不愤怒呢。例如32岁的德国朋克,格瑞夫斯的乐迷索斯腾·维尔姆斯(Thorsten Wilms)发现格瑞夫斯竟然如此吹捧布什之后,愤然在自己的网站上留言:“保守派朋克!实在太恶心了!”他还说“这是朋克摇滚之死”。

大约200个自由主义和左倾的朋克乐队集结在“朋克选民”(Punkvoter)的旗帜下,以组织其乐迷在11月的大选中投布什的反对票为己任。这个联盟的创建者迈克·伯基特(Mike Burkett)自掏腰包十万美金,并征募到像Green DayFoo Fighters这样的跨界音乐乐队加入己方阵营。“我们的目标就是激怒美国青年,让他们看看布什政府对他们干了什么坏事。”

反“反主流”也是反?

听起来简直是矛盾:朋克音乐从一开头就和政治混在一起,秉承反独裁倡自由的左翼精神,怎么会出现为主流体制摇旗呐喊的“保守派朋克”?

著名朋克乐队初创成员伊恩·麦克凯(Ian MacKaye)认为“这是朋克精神之死”的说法有些言过其实。他把朋克美学比作家具:“一旦做好,你就能把它摆在任一间屋子里。左派或右派都可以去宜家。……而朋克,就是可以做任何事的自由空间——人们可以反叛,也可以反叛反叛。”

“滚石”(Rolling Stone)的尤金·利维(Eugene Levy)对此深表赞同:“泛言之,分裂和破坏就是朋客的美学策略。”他还认为当网络上的朋克运动热诚地聚集在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周围时出现了保守派朋克,这就像演出中有部分观众向乐队主唱吐唾沫一样正常,“只不过这更卫生。”

这也正是一些保守派朋克所宣称的:他们的信仰和行为倒更接近于朋克精神的传统,因为例如“朋克选民”这样的组织代表的单一的自由主义倾向的运动已经成为“主流”,所以他们其实是在反对这种“反主流”的“主流”。

共和党顾问弗兰克·伦兹(Frank Luntz)也从侧面支持了这种观点:“我认为这些人(保守派朋克)还是反既定体制和权威的,滑稽的是支持布什本身就是一种反体制反权威,因为他们那个年纪的人大部分都在支持克里。我并没打算把共和党朋客做为拉票重点团体。”

或许伦兹失去了一些帮助布什的机会了。像23岁的詹森·派伊(Jason Pye),就是个几乎放弃了自己朋克鼓手的身份,转而为布什拉票的年青人。他已经成功地把乐队的贝司手从支持克里的阵营里拉过来了。他的政治主张几乎和布什完全一致,并且认为,如果能在身上多穿几个孔并且弄件镶钉的行头穿穿,那布什就更酷了。

分类
闲情

无人不是向死而生,惟尔少年心气飞扬

十年前的四月五日,Kurt Cobain在西雅图自家寓所用猎枪打爆了自己的头。三天以后他的死讯震动了世界。Nirvana的名字也因此从巨星的阵营步上神坛。

Cobain死了十年了。他的尸骨已然散做尘埃,但他的名字却响亮如昨——尽管他对此深恶痛绝,甚至随便拼写自己的名字,希望大家喜欢的是他的音乐而不是“Kurt Cobain”的音乐。

他那个大嘴巴的、名叫“爱”的老婆依然带着他的小女儿活着。她出版他生前的日记,和nirvana的鼓手争夺某未发表歌曲的版权,去年圣诞的时候好象还在某个party上喝得烂醉后全裸地连滚带爬并被刊登在rolling stone也不是什么杂志上。

The most violating thing I’ve felt this year is not the media exaggerations or the catty gossip, but the rape of my personal thoughts. Ripped out of pages from my stay in hospitals and airplane rides hotel stays etc. I feel compelled to say f— you F— you to those of you who have absolutely no regard for me as a person. You have raped me harder than you’ll ever know

——Cobain

顾城说:

“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
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
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
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
我在中间应当休息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
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墓床 1986)

Cobain死得比顾城帅多了。有人说他是在抗争社会或资本主义或什么玩意,有人说他精神有问题而且还磕药过多,有人说他只是个内心脆弱的孩子终于崩溃。

我 觉得他至少是个“纯粹”的人,还是个天才的人。他从烂泥里生长出来,但是也逃不掉成为“美国梦”的某个版本而被人崇拜、同样化为烂泥的宿命。他抗争咒骂社 会体制的声音却只有借助体制才能传达到他人耳中并且被体制娴熟地转化为培育体制本身的养分,金钱和利润,直到他死掉十年后仍然滋养着资本主义。

但他自己是纯粹的,是简单而热诚的。

“I like punk rock. I like girls with weird eyes. I like drugs. (But my body and mind won’t allow me to take them). I like passion. I like playing my cards wrong. I like vinyl. I like to feel guilty for being a white, American male. I love to sleep. I like to taunt small, barking dogs in parked cars. I like to make people feel happy and superior in their reaction towards my appearance. I like to have strong opinions with nothing to back them up with besides my primal sincerity. I like sincerity. I lack sincerity.”

——Cobain

最早听到的是他们的unplugged in New York,是1997年的时候。然后就不可避免的像所有那个年纪的人一样喜欢他们。同时又看了那本《灿烂涅槃》的传记。其后开始上网搜集其他的mp3……

曾经在水木bbs申请开过“六字班版”,因为我和小they都喜欢这首歌,所以把这个版英文名叫做teenspirit,可能还有不少六字班老网友记得它。后来在某次整改中,因“访问量过少”而被砍掉。

那个年纪也一转眼的过去了。现在偶尔还会翻检出一些歌来听,每次听仍然很喜欢,但是已经不再象以前一样反复听,不再像以前一样激动。

村 上说,无人不是向死而生,又或死亡作为生之对立面而永存。村上或者他这种风格可能会被Cobain看作比较操蛋的那种(当然不至于最操蛋),但这句话 Cobain可能也难否认甚至会喜欢。好吧,Cobain先死了,我们,这些不死的人,俗人,留下来面对这尘埃纷乱、五色迷离的世界。

我们无法抵御诱惑,我们在世俗力量前绝望或者欣喜若狂地屈服,我们塑造世界每一天的样子,我们被世界raped, raped again and again.

你作为我们——支持或反对、赞美或咒骂你的人——的对立面而永存。

Smells Like Teen Spirit

Load up on guns and bring your friends
It’s fun to lose and to pretend
She’s over bored and self assured
Oh no, I know a dirty word

Hello, hello, hello, how low?

I’m worse at what I do best
And for this gift I feel blessed
Our little group has always been (tribe)
And always will until the end

Hello, hello, hello, how low?

And I forget just why I taste
Oh yeah, I guess it makes me smile
I found it hard, it was hard to find
Oh well, whatever, nevermind

hello, hello, hello, how low?

With the lights out it’s less dangerous
Here we are now, entertain us
I feel stupid and contagious
A mulatto
An albino
A mosquito
My Libido
Yay, a den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