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媒介|传播 时代

如是我闻:网络实名制从网评员做起

五毛(图片来自网络)

2009年4月,我写过一篇游戏之作《关于大力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十点意见》,里面写道:

5.所有网络评论员必须实名发贴,详细到姓名、单位、职务、级别。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工作,这是无上的光荣。他们理应享有这份荣誉,同时勇敢承担发言的责任。让那些敌对势力的网特看看,共产党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尤其是做这项三个代表的工作。实名格式建议:每贴注明“某某单位网评员 某某某”。

6.实名发贴,按劳取酬,便于人民监督网络评论员的收入情况,预防腐败。

今天,我终于在传统媒体上看到有人呼吁,“网络实名制从网评员做起”。中国青年报的梁记者,勇气可嘉。

不过,在中国语境下读这样的文章,总觉得,既可以这样理解,又可以那样理解,曲曲折折,好不憋屈。

其实,我想说的就是:政府指派、匿名发帖的网络评论员制度,是一种操纵舆论、伪装民意、虚伪欺骗的行为,不论对政府的治理,还是对普通公民对政治的信心,都是一种损害。有种,就上实名网评员吧。

分类
表达自由 媒介|传播 新媒介

如是我闻:我国已初步建立互联网基础管理制度

新华网网易等消息来源: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近日表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互联网基础管理制度,并初步形成了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王晨在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做《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和管理》专题讲座时表示,我国依法加强对互联网基础资源、关键环节以及信息内容服务的监管。一是规范域名、IP地址和登记备案、接入服务管理;二是建立互联网信息服务准入退出机制。依法对涉及意识形态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网络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审批,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年度审核、行政处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有关部门协同处置有害信息、防范境外有害信息渗透的工作机制。三是积极探索网络实名制。在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推行论坛版主实名制取消新闻跟帖“匿名发言”功能取得实效,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用户身份认证工作正在探索之中

他说,同时,我国初步形成了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立足国情,以我为主,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建设,初步形成了安全与发展并重、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南方都市报》的报道,这是“国新办首次公开确认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及推动论坛、BBS等各种网络互动环节的普通用户实名制。”

目前中国互联网管理的部门职责分工:工信部门负责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公安部门负责安全监管和打击犯罪,对外宣传部门牵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教育、卫生、工商等部门参与信息内容管理的工作体制。中央建立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总体协调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要求,不断加强属地化管理,初步形成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指挥比较顺畅、运转比较顺利的两级管理体系。

简言之,工信管硬件(技术和基础架构),公安管安全,国新办领导多个部委共抓内容/意识形态。地方实行属地管理,并接受中央领导。

讲座中王晨还提到,“积极稳妥推行网络实名制”“尽快实现网站实名制,全面实行手机实名制,逐步在网络互动环节推行实名制。”

王晨建议尽快制定颁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实施细则》。抓紧修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尽快出台《手机媒体服务管理办法》,为手机媒体管理和推行手机实名制提供法律依据。加快对刑法、民法、保密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抓紧研究互联网管理基础法律,尽早启动《互联网管理法》的立法工作。研究制定《信息安全法》,明确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的基本原则,明确各类主体的基本权利、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