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奥巴马

  • 奥巴马新媒体团队的三原则

    随着奥巴马入主白宫,成为美国第44位总统,白宫网站也旧貌换新颜。白宫的“新媒体主管”(Director of […]

  • 奥巴马在大选中的互联网应用分析(系列之五·完)

    奥巴马在大选中的互联网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建立官方网站、“奥巴马无处不在”和网络广告营销。而互联网给奥巴马乃至美国政治带来的,主要是“三体”:新主体(无处不在的虚拟主体)、新媒体(专属自己的、跨越不同媒介形态和平台的复合媒体)、新社会群体(自组织、自生长、自创造的社会化群体)。

  • 从民调数据看“互联网总统”的迷思(系列之四)

    列举这些数据,是为了说明选民投票给谁,与其年龄、种族、收入关系密切,还与两党政策、两人立场、年龄对比、在关键议题(如经济危机、伊拉克战争、反恐、能源)上的表态密切相关。这些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似乎并不会因为是否使用、如何使用互联网助选而发生大的改变。

  • 关于“互联网总统”奥巴马的迷思(系列之三)

    奥巴马强大的募款能力,其原因并非以互联网为渠道,通过所谓“长尾效应”聚集小额捐款。这仍是个“金钱—民意—媒体”的循环互动过程,通过网络而源源汇入的经费,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 关于“互联网总统”奥巴马的迷思(系列之二)

    互联网媒体在奥巴马和麦凯恩的媒体支出中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奥巴马在互联网媒体上花费1400万美元,仅占全部媒体支出的4%,也不及在印刷媒体上的花费;而他却在广播电视媒体上投入了近22倍的金钱。

  • 奥巴马是“互联网总统”吗?(系列之一)

    从美国到中国,从媒体到学界,“奥巴马是互联网总统”的说法如今颇为流行。但如何理解这一命题?如果说,奥巴马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善用互联网来帮助选举并最终获胜的总统,应当是恰如其分的。但要警惕的是:将社会变迁简单归因于某种媒介技术的采纳与应用,从而忽视更本质更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