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学术 文化创意产业

《中国动画产业与消费调查报告》正式发布

《中国动画产业与消费调查报告(2008-2013)》封面
《中国动画产业与消费调查报告(2008-2013)》是我们数字媒体系师生大约半年的研究结果,2013年6月左右交书稿,因故至今才得以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在为数不少的动画、动漫产业“年度报告”、“发展报告”与“蓝皮书”中,本书有如下三大特点:

一、综合盘点与深入分析五年产业数据。
二、开展了北上广三城市动画消费者大规模科学抽样调查与实证研究。
三、十位知名动画人深度访谈实录与原生态观点展现。

研究浅陋、问题多多,请大家在关注之余也多提宝贵意见。同时,我们下一年度的动画产业与消费研究已经启动,欢迎各界朋友继续给予我们帮助与支持!

更新:本书已经在网络书店有售,欢迎点击链接进入亚马逊中国当当网购买。

我在发布会上简单分享《中国动画产业与消费调查报告(2008-2013)》一书若干发现与观点的幻灯片:

(此幻灯片的新浪微盘下载地址:http://vdisk.weibo.com/s/wWculeqo7e4)

——下为本书发布会的相关信息:

2013年12月17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的年度研究成果《中国动画产业与消费调查报告》在“2013年动画产业前沿论坛”上正式发布。

报告主编周雯、何威在论坛上介绍了此书的主要特点与发现。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近30万字,研究方法多样、资料数据翔实、观点富于启发。报告综合盘点并深入分析了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的中国动画产业数据,以解读产业发展的宏观趋势脉络;针对北上广三地动画消费者展开大规模抽样调查,以剖析2013年中国城市居民动漫消费行为与心理;还深度访谈了十位知名动画人,力求“原生态”地呈现一线实践者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艰难。

分类
闲情 时代

悟空闹运:BBC的“西游记版”2008奥运动画

近日看BBC,惊现“西游记版”的2008奥运动画广告。观音的指引下,石猴、八戒和沙僧一路杀向鸟巢,顺便操练着赛跑、跳水、游泳、体操、撑杆跳、跆拳道等奥运项目;他们与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颇有距离,但却能一眼辨识其出处;一段中文歌曲,歌词简单唱腔老派,却也算贴切;结尾还揭晓奥运火炬点火悬念——是孙悟空点的!这几个动画形象,让我联想起曾见过的陈士争版歌剧《西游记》的海报。几番搜索,找到了BBC Sports这段名为Olympics 2008 Monkey Movie的动画的来龙去脉。

先看youtube上由BBC发布的这段两分钟视频:

或者点击这里去BBC网站看视频。

BBC官方释出的造型:

Olympics 2008 Monkey Movie
Olympics 2008 Monkey Movie

下面这张是2007年夏天,我在巴黎地铁里拍到的海报。有趣的是,今年夏天,我在伦敦地铁里看到了类似的英文海报。

陈士争的《西游记》在巴黎上映的海报
陈士争的《西游记》在巴黎上映的海报

原来,这是由两位虚拟艺术/音乐达人Jamie HewlettDamon Albarn(前Blur乐队的成员),为BBC的2008奥运报道设计制作的动画形象。这两位正是著名虚拟形象乐队Gorillaz的幕后人物。而他们与《西游记》和悟空的缘分,大约可以追溯到,他们成为陈士争的音乐剧《西游记》的主创人员,负责布景、服装、作曲、音乐等核心任务,最终让陈版《西游记》轰动曼彻斯特与巴黎。

除了这个现代意义上的猴王外,它也让30岁以上的英国人倍感亲切与怀旧——在1978-1979年间,BBC曾经热播一部由日本人拍摄、改编自西游记的电视剧集 Monkey,据说在英国几乎无人不晓,被唤作”the punkiest monkey who ever popped”。

这段两分钟的动画,成为BBC报道奥运的序曲,对英国人来说,这次是“Monkey,Pigsy and Sandy”(悟空、八戒与沙僧)的Journey to the east(东游记)。而相关的形象及音乐,还将贯穿BBC全方位奥运报道的始末,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等平台,并成为其市场营销的重要部分。

身为中国人,看到这自小熟悉的三位“同胞”换了模样,我却并未曾觉得受到冒犯。类似的文化融合、借鉴与创意,孕育出更多姿多彩、生动有趣的文化样式。面相凶恶的悟空,将带领英国百姓在整个八月里,一起感受奥运的脉搏。同样是改编与造型,相形之下,叶大师对《红楼梦》人物造型的“艺术创作”,怎么就那样令人喷饭呢?

延伸阅读:

华尔街日报:陈士争的西游记

BBC Blog: Monkey’s journey begins

在BBC网站下载、打印、DIY悟空、八戒和沙僧的面具(孩子们会喜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