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美国总统大选早已尘埃落定,不少人将奥巴马称为“互联网总统”,强调其胜利归功于善用互联网。这种说法容易导致将社会变迁简单归因于某种媒介技术的采纳与应用。OhMyMedia 将通过一系列实证数据和案例的分析,破除有关的迷思(myth),说明互联网应用并非奥巴马取胜的决定因素。同时,也将简要分析奥巴马在选举过程中主要采纳了哪些互联网应用,以及如何认识互联网对奥巴马的助力,以及给美国选举政治带来的变革。(本系列已向期刊投稿,若在传统媒体引用请与作者联系)
下面是前文谈到的,与“互联网总统奥巴马”相关的两个流行说法/迷思之二。迷思之一见此处。
迷思之二:“奥巴马募款成功是因为通过互联网募集了大量小额捐款”
最近类似的说法频繁见诸国内的报端和网上,例如“奥巴马募款中超过80%来自网络”、“其中绝大部分是100美元以下捐款”,但难以查证其数据出处。
实际上,奥巴马募得款项中来自个人捐款的有5.79亿美元,其中48.3%是200美元以下的捐款,约2.80亿美元。而麦凯恩募款中的个人捐助部分也有33.6%来自200美元以下捐款,约0.66亿。
捐款额度在200—4600美元(法律规定的个人捐款上限)的捐款者人数,奥巴马和麦凯恩分别对应着322363人和134213人,所收获的金额则分别是2.99亿和1.29亿。
很显然,不论大额小额捐款者的人数,奥巴马都远超麦凯恩,这就是尽管他放弃了8400万美元联邦助选金,仍比麦凯恩多募集到数亿资金的直接原因。
小额捐款部分,奥巴马的确比麦凯恩明显胜出。同时,上图中的曲线也耐人寻味,似乎有点“长尾”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是因为小额捐款者缺乏向麦凯恩捐款的途径(麦凯恩和奥巴马一样,都在竞选网站上提供了在线支付功能,包括25、50、100美元等捐款选项),而是因为更有可能小额捐款的人群(如年轻人、大学生、低收入群体、劳工、少数族裔等)本来就更倾向于支持奥巴马。换言之,归结于长尾的募款方式造成的差异,可能是因果倒置了。
左图是奥巴马和麦凯恩竞选经费来源的组织机构前五名——注意,此处金额数不代表该机构的捐款,而只是该机构员工以个人身份捐款和募款的总和。加州大学、哈佛大学、微软、Goolge 和几家银行,这种对比你觉得反映了什么?
同时,也不要误以为奥巴马只是“草根英雄”,背后只有小额捐助人群的支持。下图反映了来自不同产业部门的个人捐款总额。麦凯恩仅仅在农业、建筑、能源、交通四个捐款数额相对微小的领域超过了奥巴马。而奥巴马却在其他产业部门获得了巨大优势,例如通信/电子产业部门的员工们向他的捐款数额五倍于麦凯恩。而从金融、律师到健康、劳工等产业部门的捐款优势,多少反映了出身哈佛法律系的奥巴马及其代表的民主党在这些从业人员群体中的受支持率,这并不仅限于所谓来自社会底层的草根弱势群体。
因此,奥巴马强大的募款能力,其原因并非以互联网为渠道,通过所谓“长尾效应”聚集小额捐款。这仍是个“金钱—民意—媒体”的循环互动过程,通过网络而源源汇入的经费,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本系列未完待续,还将继续分析奥巴马在大选中的互联网应用,欢迎交流讨论)
《 “关于“互联网总统”奥巴马的迷思(系列之三)” 》 有 5 条评论
楼主分析的的确很有道理,私下也认为以美国的总人口和使用互联网的人数来说,奥巴马不太可能大部分支持都来自互联网用户。
其实还有一个互联网的社会性在里面,尽管是虚拟世界,但是它的参与者都是社会人,很大程度上,网络上的言论都是受社会中现实经历的影响;而不会说反过来,社会中现实经历受网络言论影响较大。
@Gem Chen, 我一直认为所谓虚拟和现实的分野目前已经不存在,你所谓的互联网的社会性,也就是互联网作为现实社会的一部分。我这样看:网络言论本身就是社会现实的构成,不论从宏观社会层面看,还是从微观个人看,都是如此
[…] Oh My Media 媒介与传播研究在中国:学术/实践/政策/产业/文化 «旧« 关于“互联网总统”奥巴马的迷思(系列之三) […]
[…] 迷思之二:“奥巴马募款成功是因为通过互联网募集了大量小额捐款”。 […]
[…] 奥巴马在大选中的互联网应用分析(系列之五·完) 转载请注明:本文出自Ohmymedia.com,作者 maomy,授权方式”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原文链接https://ohmymedia.com/2008/12/11/1030/ 在此前一系列文章(一、二、三、四)中,已经表明应用互联网并非奥巴马取胜的决定因素。但毋庸置疑奥巴马的竞选成功,又确实因善用互联网而得到了巨大帮助。接下来OhMyMedia将简要分析奥巴马的互联网应用具体有哪些,及其意义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