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原生代/数字移民


Digital Natives/Digital Immigrants,原出处在Marc Prensky的文中有所提及。哈佛法学院的Digital Natives Project这样描述:

Are all youth digital natives? Simply put, no. Though we frame digital natives as a generation “born digital,” not all youth are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natives share a common global culture that is defined not by age, strictly, but by certain attributes and experiences related to how they interact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formation itself, one another, and other people and institutions. Those who were not “born digital” can be just as connected, if not more so, than their younger counterparts. And not everyone born since, say, 1982, happens to be a digital native. Part of the challeng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who exactly is, and who is not, a digital native, and what that means.

我现在对”global culture”之类的提法有点敏感。因为真的存在所谓“全球文化”的共同体吗?从上面的描述中,似乎只能想象出基于英语国家的青少年文化/流行文化所滋养的人群。语言或者文化,在“数字原生代”中间也同样是高墙深垒;即便承认Digital Natives的存在,来自日本的、来自中文国家地区的、来自中东伊斯兰国家的”native”们,难道会有很多可以共享的文化吗?

当然全球化带来了麦当劳、Ipod、好莱坞、WOW……但不同的语言/文化所圈出的人群,通常只在其内部交流相似的体验,人群之间的跨文化/语言交流共享是微乎其微的。即便在中文数字疆域内,中/港/台/新加坡似乎就是迥异的圈子。身在大陆的你当然可以访问其他国家地区的中文网络,但最终你能认同并愿意参与互动的,还是大陆的这个圈子。——我想说的是,即使你是美国的”digital natives”,一旦你身处日本或者中国的”digital natives”的社会网络中,你仍然会发现自己是immigrant。

MIT的Henry Jenkins教授也不太赞同“数字原生代/移民”这样的隐喻。但他的出发点有所不同。他认为,“迷文化”(fan culture)至少可追溯到二十世纪早期,而游戏玩家中二三十岁的人也并不比十来岁的少,因此这种传统的“上一代”与“下一代”观点的翻版,似乎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当前的新现象:代际之间存在全新的方式和全新的空间,来进行与以往迥然不同的互动,成年人和青少年有机会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共享文化。此外,“移民”完全有可能超越“原生代”——在美国硅谷为各公司创造财富的IT精英中,有多少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数字领域内,他们早已超越美国本土大多数人,这是另一种隐喻。

他的观点似乎有点这个意思:虽然我的年纪是你的两倍,但我依然很酷,甚至可能比你更酷:)


《“数字原生代/数字移民”》 有 1 条评论

  1. […] 一项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南加州大学的28位研究者共同完成的课题,关于Digital Youth的为期三年的人类学研究,最近发布了其成果。所谓Digital Youth,其实指的是“数字化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类似的名词在美国的互联网研究项目中频频出现,例如Digital Natives Project,又如Young Digital Mavens。但我想称之为“数字化青春”,听上去诗意多了:) […]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