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


(题图由MW拍摄于家乐福超市)

对2006年中国电影的评论有一句妙语,“年初一个馒头,年底一堆馒头”,听完大乐,想想还乐。原创者已不可考,大约可以算作群众的智慧结晶。年初那个馒头被人恶搞出一段血案,引发一场乱战,诞生若干语录比如“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年底那堆馒头,连带上绞尽脑汁使出解数各路媒体鸣锣开道电信银行大企业变相包场,算是热闹一阵,却始终勾不起我观看的欲望。王朔终于忍不住,一边澄清当年“我不该说张艺谋是臭大粪”,一边不带脏字地损张导“巨匠”“装修大师”“郑重建议张艺谋同志当广电部副部长”,最后还来一句:“他现在这样拍这些‘黄金甲’这些烂货来捞钱,裱糊得富丽堂皇,其实是反动的电影”(参见《南方周末》最近的王朔访谈文章)。不知道张大师嘲笑完贾樟柯,敢不敢跟王朔打打嘴仗?

作为普通观众,我喜欢去年的《三峡好人》、《疯狂的石头》,以及相比之下差一些但也招人喜欢的《大电影之数百亿》。我喜欢它们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具有某种吸引我的特质:现实主义。在一片虚伪煽情、拜金媚权、粉饰太平、声色犬马的气氛里,它们以不尽相同的方式记录了这个时代的一些片断,表明了某种态度,讲真话,而且还要“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不容易啊。

说《三峡好人》现实主义,通常大家都会同意。后两者也是?是的,它们把镜头对准我们的生活,兼具细节和宏观上的真实,而且,说到荒诞、夸张和巧合,生活有时更胜过电影。它们充斥了后现代的拼贴混合,饶舌乐、网络流行、段子文化,恶搞/KUSO/戏仿那些所谓“经典”“高雅”或“尊贵”的东西,但剥开陆离的外壳,内核却是让你我感同身受的时代脉搏。它们是现实主义的,就像余华写的《兄弟》

影评这玩意儿,让专业人士去写好了。回忆一下三者中相对最差的《大电影之数百亿》吧。这就是个商业电影,为了赢利,找来知名网络写手编剧,拿来各种桥段和流行玩意儿往里填充,从韩国电影、“后舍男孩”到“如何对付贞子”,难免显得支离破碎生硬卖弄,直看到20分钟才似乎有点好玩。那段像模像样的售楼处广告RAP,终于让我放声大笑起来,这实在是对终日嘿嘿哟哟却完全没有头脑的那些所谓歌星的莫大讽刺。不禁想起MC-hotdog唱的“歌词随便听也知道在放屁”,“粉饰太平/沉溺情爱/这世上的不公平/一点也看不出来”,以及,“听说……也在流行那个什么R&B,我只有一句话,$&%*#^……”

它更大的功劳,是总算还能嘲笑一下玩弄城市小白领和普通市民于股掌的房地产大亨们。那些你熟悉的卖房伎俩,“潘志强”说出的那些早被大家熟悉的”名人名言”(诸如房子不是让所有人住的),那只适时代表观众向他砸去的鞋子……结尾,普通人因善良获得神奇好报,拆迁办主任、房地产经理、地产大亨一干恶人莫名遭报,观众除了平日里发发牢骚破口骂骂之外,似乎又平添三分快感,尽管,这结局来得那么阿Q,那么虚假,那么不可能实现。

对此一定会有态度迥异的评论。有人会以为,这无非是对“仇富心态”、“网络暴民”们的刻意逢迎,以求口碑与票房;或许你会说,这种阿Q式快感,无异于自慰,但并未揭示真相与全景。但我不知道,除了网络草根文化或者这样的电影,哪里还有媒体可以指责拥有几乎全面话语资源优势的房地产商?哪里给予普通百姓发言表态的空间?事实就是极端的不平衡,以至于遮遮掩掩的嘲讽、白日幻想式的斗争,都算得上一点点抗争与呐喊。那句玩笑话怎么说来着?“手淫伤身,意淫强国”——前半句固然不对,后半句也有失偏颇,但意淫至少也带来了胜利的想象,而失去想象与希望的麻木状态,那算不得“和谐社会”。

有种观点以为我们的社会尚未强健到可以让大家都来看清和谈论全部现实的地步。我们的现实主义电影很少,而且在压力和诱惑之下会变形得很夸张,一直变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地步。但即便如此,也已经难得。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