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三期发布!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三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925135.html,本期一共有14篇书评,3篇编译文章,加上其他内容,共10万字左右。

本刊采用“创作共用协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的授权方式发布。欢迎大家下载、传播、阅读、讨论、分享!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创刊号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8856969.html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308948.html

以下内容转载自本期责编立早的blog

本期主要文章包括:

书评:

  • 再次偏移的世界——数字时代再看《帝国与传播》/文:禾玛
  • 自媒体时代的众声喧哗——读《众声喧哗》/文:慧声
  • 数字时代文化发展的逻辑——评Cognitive Surplus/文:胡凌
  • 碎片化生存,知识化发展——读《微博力》/文:萧秋水
  • 也许,真的只是一个乌托邦——读《信息乌托邦》/文:魏武挥
  • 众人能否创造知识——评桑斯坦《信息乌托邦》/文:张霁爽
  • 下一次浪潮如何推动?——读《第三次浪潮》/文:袁楚
  • “网络社会”在中国——评The Network society /文:张昕之
  • 全球网络内容控制最新报告——评Acess Controlled /文:张霁爽
  • 知识产权与数字野蛮主义——评Digital Barbarism /文:刘晗
  • 高科技企业与消费者之协同关系——日本、欧洲与美国对比/文:张昕之
  • 从终端设备到网络应用的技术史——评The Big Switch/文:胡凌
  • 左手云右手钟——评《互联网:碎片化生存》/文:立早
  • 得体(Dirty)的话该怎么说?——读《不要去想一头大象》/文:吴玥

编译:

  • 《再混合》序言/译:立早
  • 《创生性的互联网》/译:胡凌
  • 《媒体协作项目综览》/译:马金馨

编者的话(立早

时光如烟灰,两个月弹指一挥间飞散。新一期《数字时代阅读报告》踩着11月的尾巴姗姗来迟,又和大家见面啦。

到目前为止,前两期报告的下载量分别达到了3100多和2700多,在豆瓣上的小组也有了200人的规模,只是目前还没有多少讨论,希望大家可以在上面踊跃发言,谈谈自己的读书体验,对杂志的看法和建议,让我们之间有更多的互动交流。

本期内容包括了14篇书评,3篇编译文章,加上其他内容,共10万字左右。

在“书评”栏目中,与前两期略有不同的是,本期书评从“关于数字时代的阅读报告”扩展到了“在数字时代的阅读报告”,从about到in的介词变化,也反映了刊物定位的开放和自由,比如吴玥的《得体的话该怎么说?》,就是一篇探讨美国人用语越来越“政治正确化”的修辞学“泛文本”解读,我们也欢迎有更多关于广义的数字媒体 “ 文本 ” ( 例如影视、动画、游戏等)解读的投稿。禾玛的《再次偏移的世界》重温了媒介环境学的奠基之作《帝国与传播》,媒介的时空偏向不失为理解新媒体的一个独特角度。慧声的《自媒体时代的众声喧哗》则以个人亲身经历来管窥网络时代的传播权力变迁,读之甚是亲切,说到底任何对网络的形而上思考最终都是要回归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体验之上。萧秋水的《碎片化生存,知识化发展》则从知识管理的全新角度提供了一些管理碎片化知识的解决方案,颇有实际意义。胡凌的《数字时代文化发展的逻辑》、魏武挥的《也许,真的只是一个乌托邦》和张霁爽的《众人能否创造知识》都是对互联网文化机制的不同角度的反思,让我们欢呼网络的革命颠覆性之余,不忘背后既有的权力结构和运作逻辑。袁楚的《下一次浪潮如何推动》重温经典同时不忘指点当下,探讨了基于web2.0的产消合一对互联网的推动作用。张昕之的《“网络社会”在中国》将理论扎根中国本土,从经典到经验,思维发散,深入浅出。《高科技企业与消费者之协同关系》则对一篇企业分析论文的夹叙夹议,两篇文章都附录了相关参考文献,使得进一步的深入阅读和问题探讨有了可能空间。张霁爽的《全球网络内容控制最新报告》谈及一个非常现实的话题:网络审查,当你把视角扩大到全球领域,便会意识到网络过滤并非简单的意识形态问题,需要结合各国具体语境具体分析。刘晗的《知识产权与数字野蛮主义》提供了与当下流行的“知识共享”理念迥然对立的观点,换个角度思考,亦不乏合理之处。胡凌的《从终端设备到网络应用的技术史》不无担忧地指出基于云计算原理,未来IT企业由专有技术公司转变为基础性技术专业公司的发展趋势。立早的《左手云右手钟》则通过“云与钟”的比喻来探讨潜藏在互联网背后的笛卡尔主义与互联网带来的碎片化生存的矛盾关系。

在“编译”栏目中,立早接着第一期继续翻译Remix(第一期译为“混杂”,根据普遍译法更为“再混合”)的序言部分(未来Remix的翻译工作将持续下去)。胡凌翻译了乔纳森 L.齐特林的《创生性网络》,这也是本期最长的一篇文章,译者下的工夫可见一斑。另外一篇则是马金馨翻译的关于媒体协作项目的研究综述,带来新鲜的业界前沿视角,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亲爱的读者们, 走马观花完本期主要内容,剩下阅读的工作就交给你们啦。期待诸君能在杂志风格和文章内容上给予我们宝贵的建议和指正,同时非常欢迎你向本刊投稿,或加入编辑、撰稿人队伍。

此外由衷感谢北京大学法学院互联网法律中心主办的《互联网法律通讯》与本刊共享本期内容。:)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三期发布!”》 有 5 条评论

  1. 作为一个传播学爱好者,非常喜欢前两期的内容,感谢你们。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