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笔记三则


一、二都来自阅读Roger Fidler的《媒介形态变化》一书,三来自读Manuel Castells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

一、关于媒介分类问题

说一些我的看法,欢迎讨论。
1、可以有多种媒介分类方式,不同方式决定考察重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如分为史前、印刷、电子;分为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等。我们依据使用目的和使用过程中相应特征将众多媒介归类在三个传播领域中:

人际领域:包括一对一的口头/非语言表达形式、其内容没有受到外界媒介的刻意建构或影响,其中也包括人与人通过电脑的传播,电脑程序充当代理人角色。交谈、书信、电报、传真、电话、寻呼、E-mail、bbs、在线聊天(聊天室、ICQ等)、在线游戏(mud、在线棋牌)……

广播领域:包括有中介的,由少数人到多数人的视/听传播形式,其内容经过高度建构并按照次序呈现给受众,从开始到结束,它以相对固定的位置和预先决定安排好的时段传播出来。表演、话剧、电影、广播、电视、MTV、音乐录音带及CD……

文献领域:包括有中介的,从少数人到多数人的文本/图象传播,其内容经过组合建构并主要通过可携带媒介呈现给个人。也包括存在于计算机网络如万维网上的页面电子形式。受众以更为自由主动的姿态选择接受其内容。书籍、报纸、杂志、会议记录、备忘录、数据库、www方式浏览网页、超文本
(hypertext)文献、超媒介(hypermedia)文献……

2、三个领域相互区别的主要特征:

人际领域 广播领域 文献领域

流动与控制 无中介 有中介 有中介
双向 单向 单向

呈现与格式 口头/表达(语言文字) 可听/可视 文本/可视
松散建构 有建构 有建构
非线性/线性 线性 非线性/线性

接收与限制 同时性 即时性 自由选择
交互的 被动的 主动的
时空取向皆可 时间取向 空间取向

3、相关的一些说明:
——很多特征都是相对比较而言,并非绝对。如流动与控制中的单向、双向等。
——中介在此处不包括技术手段和工具,如电脑、电话等,而是指那些对信息流动和内容具有控制能力的力量。
——人际领域依赖口语和非语言表达、以及口语化的文字;广播领域则主要是视听语言;文献领域则以书面文本为主,但也出现了可视可听的内容。参考我在“人性回归”一文中所写,目前这几个领域随着网络传播出现了融合或者界限的模糊。
——广播与文献领域的一大界定方法是看存不存在非线性的参与方式;另一大差别则是分别属于时间取向和空间取向。
——超文本和超媒介让文献领域从平面二维存在变成了三维、四维空间。出现了深度和时间。
——上述的领域区分也非绝对,同一种媒介形式随着用途不同可能分属不同领域,如E-mail通常属于人际领域,但在电子商务网站用来作邮件列表促销时则进入广播领域。

二、对于所谓媒介变化六大原则的解释

大家可以自己找些个案来分析。

网络传播必然带来媒介的变化。而考察媒介的变化和预测它们将来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六大原则入手:

1、共同演进化与共同生存原则 coevolution and coexistence principle:

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都在一个不断扩大的、复杂的自适应系统以内共同相处和共同演进。每当一种新媒介形式出现和发展起来,并不是简单地代替旧有媒介形式,而将长年累月和程度不同地影响其它每种媒介现存形态的发展。

2、形态变化原则 metamorphosis principle:

新媒介不是完全自发和孤立的出现,而是脱胎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当比较新的形态出现时,比较旧的媒介形态就会去适应并进化。

3、强势特征增强原则 virtue intensifying principle:

在新媒介出现后,较旧的媒介形态进化的一个趋势就是使得自身的强势特征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本媒介形态的优点,也使得每种媒介形态更加个性化。

4、传承原则 propagation principle:

新兴的传播媒介形式从原有媒介形态中继承了相关的特征,并通过语言等传播代码传承和普及。(熟悉的桥梁bridge or familiarity:一种假设,即新的人类传播形态如果不呈现与早先的或现存的形式有熟悉的联系(桥梁),它们将很少能被采用。)

5、机遇和需要原则 opportunity and need principle:

新媒介并不是仅仅因为技术上的优势就能被广泛采用。开发新媒介技术并投入应用,总是需要有机会,还要有刺激社会的、政治的或经济上的理由。

6、延时采用原则 delayed adoption principle:

新媒介技术要想变为商业成功和真正投入大规模社会应用,总是要花比预期更长的时间。从概念的证明发展到普遍采用往往需要人类20~30年的时间。
(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theory:埃弗雷特·罗杰斯提出。认为一项发明的突出特点受到社会成员理解的程度,决定了它的采用率。而影响理解的五个要素是:相对的便利性、兼容性、复杂性、可靠性、可感知性。S形扩散曲线。)

三、网络社会的崛起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Manuel Castells: The Information Age: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三部曲第一卷

另外两本The power of Identity认同的力量, End of Millennium千年的终结

本书主要叙述新信息时代的经济与社会动力,以自己对亚欧美的研究为基础,以确立一个有系统的信息社会理论为目标,考察当代世界信息技术的基本性影响。

比较核心的一些观点:

全球经济目前表现的特征是信息、资本和文化沟通的同时交流与交换,这些流动秩序与条件既是消费又是生产。

网络本身反映以及创造了不同的文化,网络与其承载的交通相当程度处在国家管制规定之外,对信息化流动新方式的依赖造成处在控制信息化流动位置的人的巨大权力。

现在主要的政治竞技场是媒体,而媒体却不是在政治上可以负责的。

全球化使整个国家和人民都变成多余的,被排除在信息网络之外;调查文化、制度和网络企业的组织,以及随之而来的工作与就业的转化。一些趋势的加速将影响到失业群众、工作弹性化和劳动个人化,并将造成一个高度分隔的社会结构。

媒体文化(“真实虚拟”的文化)、都市生活、全球政治、时间性质的技术变迁的影响和暗示。

看起来相当大而化之的结论,但是毕竟是通过600多页书在论证而不是空谈,其中不乏道理。

他所指的网络并非互联网,通信网或狭义上的物理层面上的网络,更为广义的network,也包括了相应的社会生产消费方式、信息流动方式、制度结构等等。

在导言里他提出:我们的社会逐渐依循网络与自我之间的两极对立而建造。很有道理和启发性。

“在财富、权力与意象全球流动的世界里,对于集体或个人、认定或建构之认同的追寻,变成社会意义的基本来源。……在一个普遍充斥着组织崩溃、制度丧失正当性、主要的社会运动消失无踪、以及文化表现朝生暮死的历史时期里,认同变成是主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意义来源。人群越来越多不是按照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是按照他们是什么,或者相信他们是什么来组织意义。”

追溯技术、社会与历史变迁,带来对一串概念的梳理。

社会的组织过程,被历史决定的 生产 / 经验 / 权力 关系所结构,三者分别是 人与自然 / 人与自我 / 人与他人 的层面。

生产以阶级关系组织,阶级关系决定消费与投资关系中产品的分享和使用。

经验围绕性别和性欲关系而结构,历史上以家庭为中心组织起来,特征如男性支配女性。家庭关系与性欲特质sexuality构建人格,并架构象征互动

权力建立在国家及其对暴力的制度性垄断上

——人类间象征性沟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生产(及其互补的消费)、经验与权力的基础上,随着历史而结晶,产生了 文化与集体认同

技术是劳动和物质关系的特殊形式。

占有和控制剩余的结构性原则,表现了生产方式的特征。

新的信息发展方式(发展方式是和生产方式并列的概念)中,生产力的来源在于产生知识、信息处理和象征沟通的技术。知识和信息无疑是一切发展方式的关键,但 信息 发展方式 特殊之处在于:针对知识本身的知识行动,就是生产力的主要来源。

——由此提出“信息化社会”informational society(不是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的概念。不否认信息化社会在文化和制度上的多样性,但是“信息化”表明了社会组织之特殊形式的属性:信息的生产、处理与传递成为生产力与权力的基本来源。

阿兰·图尔纳:“在后工业社会中,文化服务已经取代了物质财富在生产核心里的地位,捍卫主体的人格和文化,以对抗机关和市场的逻辑,取代阶级斗争的观念。”


《“旧日笔记三则”》 有 2 条评论

  1. […] 第一种,作为客体的media。常在抽象层面或技术层面上使用,例如谈论media morphosis(媒体/媒介形态变化)、media classification(媒体/媒介分类)等,就像我在“旧日笔记三则”中的使用方式。或者用来统称、泛指某类具有相似技术特点的媒体/媒介。所谓的“纸媒”、“平媒”、“电子媒介/媒体”云云,以及将收音机、电视机、报纸、互联网、电影等称作media。 […]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